第222章 明察秋毫(4/4)
白玉天自言自语道:“就算他赵明秀跟皇宫里那些姓赵的有着深仇大恨,纯属私人恩怨,想要报仇,也该是杀进皇宫,跟那些姓赵的一决雌雄。何至于起心不善,祸乱边境,至无辜百姓于水火之中,殃及无辜。真不是个东西!”
崔莺莺默然无语,将身子在白玉天怀里贴紧了些,生怕中间有着缝隙,让人有机可乘。
白玉天感受到暖意,苏醒过来,双手在崔莺莺的脊背与头发抚了抚,小声问道:“你是不是怕我去了天水一阁,若赵明秀不认同我们的婚事,跟他大打出手,有什么闪失啊”
崔莺莺道:“难道你不想吗”
白玉天笑答道:“以前想,现在不想了。”
崔莺莺直起身子,瞧着白玉天的眼睛问道:“真的吗”
白玉天拂了拂崔莺莺的鬓发,在她的眼角边抹了去一两颗水珠,道:“以前为了你,我只想着打败他,将他拉下神坛。现在不同了,为了那些无辜枉死的冤魂,我不仅要将他拉下神坛,还要他身败名裂,为所做过的错事负责。”
崔莺莺道:“或许他那样做有那迫不得已的苦衷呢!”
白玉天道:“不管他有什么苦衷,为了一己之私殃及无辜就是不该,做了恶事就该得到应有的惩处,不是公道天理何在!”
崔莺莺听过,想起自己的母亲,身子立马寒凉起来,连忙起得身去,四处张望,很想找一床被子裹住身子,别让白玉天见得到她那颤动不已的心神。
白玉天见崔莺莺身子单薄,微微颤抖不停,暖了上去,说道:“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崔莺莺感觉白玉天的身子好生和暖,问道:“什么意思啊”
白玉天说道:“孟夫子不过是说,古时的君子,有了错误,随时改正;今时的君子,有了错误,还将错就错。古时的君子,他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般,老百姓人人都看得到;当他改正时,人人都抬头望着。今时的君子,不仅将错就错,狡辩之时还振振有词,毫无羞愧之心。我愿你们白莲教全体上下做回古时的君子。”
崔莺莺转过身来,问道:“真的能做回去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不是有‘博古通今’一词吗!古为今用,只要有心,定能做回去的。”白玉天一把将她抱起,走向床沿,眉目间全是循循善诱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