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国士》(3/4)
中名位,一旦罢官,自己刚施行的改革举措,便毁之一旦。
门主继续道:“……仅仅一年时间,皇帝就将七品通判拜为大宋宰相,宋琪谋国,也算实心用事,然而两年不到,皇帝就怀疑他结党营私,又罢之复用吕蒙正。不久,皇帝因为吕公亲属株连又罢却。朝臣都说吕端糊涂,然其醇厚清正,能决大计,皇帝竟只听奸邪诬告而戴枷之,再罢辅国重臣……”
门主苦笑叹道:“如此,反反复复,虽天赋诸葛之心,兼备房谋杜断,而难酬治国良策,况且大宋立国不过三十余载,其间祸乱贻害,深远矣。”
寇准一抬袖子,闭了双目,缓缓道:“现在,你该知为何我与吕端分日压班政事堂了吧?”
门主俯身,拱手拜道:“大唐名相魏征去世后,李世民竟疑心他结党营私,命人毁弃了魏征的墓碑,李世民尚且如此,后世君王,相公自知。虽然李世民后来抱镜而泣,终难掩人主不测之威。前车之鉴,明公不可不深察。”
寇准两拳握得咯吱响,前些天还被皇帝大骂一番,尤其现在皇帝身体大不如前,更是君心难测,其间滋味,寇准想起来就怒气中烧。
门主立着不言,听到魏先生他们仨嬉笑着,好不快意自在,回眸就看到那魏先生竟在河里捉鱼……
想到自唐末百年以来,不论梁、唐、晋、汉、周五代,还是南方十国,他们御虚门都对朝政了如指掌,可天下人却少知其名。
谋划之精密,筹措之广布,就连寇准也难知根底,可一想到义兄卓宗仁当年跟他说的种种应验朝政,寇准就急道:“贤侄,请说其二。”
门主谢道:“天子颠倒辅国重臣,致使潜龙邸旧人无论贤与不肖,都多居高位。今日皇帝大费国帑,修筑河朔重镇,然山南山北屏障已失,北虏视之如虚,危机重重,去年雄州知州何承矩列阵抗敌,险被皇帝罢黜,如此良臣,相公理应保之用之。”
寇准认可道:“何承矩久在河北,确乎能人。”
门主这才从袖口拿出一折,道:“此为何知州欲上皇帝密札内容,请相公过目。”
寇准一惊,接道:“好,好!”
但见密札写着:“臣知雄州何承矩冒死上奏《水上长城攻略二论》。”
览罢,寇准赞叹不绝,道:“此乃社稷之臣,好个何承矩!他的那道《屯田策》,满朝信服,今观此文,看来寇某要亲往雄州一趟了。”
又引用文中语道:“‘日月风云,天阵也,山陆水泉,地阵也,今用地阵而设险,以水泉而作固,连绵八百里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