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火铳和簧轮枪(3/4)
中的三眼铳。”
前装枪装弹不易,如果离得太近,根本就无法再次装弹。
这是朱由检之前让锦衣卫装备诸葛连弩,作为自卫武器的原因。
但是诸葛连弩破甲威力太弱,军中都看不上。徐光启的建议,是开发双管或三管手铳,代替近距离开火的三眼铳——
以三眼铳十几丈的射程,手铳能轻易代替。
朱由检对这个想法很赞赏,点头同意下来。他早就看大明军队装备的三眼铳不顺眼,想用其它火铳代替。
徐光启提出的双管或三管手铳,的确是个好想法。
再想到火绳枪的点火颇为不便,朱由检道:
“燧发火铳研发得怎么样了?”
“毕懋康或者其他人有想法没有?”
选择毕懋康担任专督军械侍郎,朱由检就是希望他像历史上那样,发明出毕懋康自生火铳。
但是现在条件明显还不成熟,吕祥道:
“燧石火机已经制造出来了,但是发火率还不高。”
“扣扳机需要的力气大,有时还需要扣几次。”
“臣以为簧轮火机更实用些,就是造价太贵。”
簧轮枪是介于火绳枪和燧发枪之间的装备,现在西方使用得比较广泛,也传到了大明。被商周祚奉命搜集火铳时,一并搜集了过来。
这种枪机,原理类似后世的齿轮打火机,用轮面和黄铁矿石或火石摩擦产生火花,火花落入药锅引燃发射药。
它的发火成功率和可靠性相比还不成熟的燧发枪,自然是胜过的。
唯一的缺点就是零件比较多,制造更复杂些。
但是见过打火机的朱由检,不觉得它有多复杂,更看重的是可靠性。所以他下令道:
“试着造一批簧轮火铳,看看成本和效果怎么样。”
“如果能够承受,那就装备新军。”
相比技术水平较低、有可能被建虏仿制的火绳枪,朱由检更倾向技术水平更高的簧轮枪。
即使簧轮枪的成本更高些,他也愿意忍受——
火器的技术水平越高,建虏就越难以仿制,难以追上大明。
所以他对火器的要求是小步快走、加速迭代,在口径和弹药暂时不改变的情况下,加快向自生火铳转变。
保持生产一代、研发一代的节奏,直到出现一种成本和威力都能接受的火铳,进行大批量装备。
定下这个策略,朱由检让军械研究院在火铳定型之后,尽快研发新火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