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旱灾端倪(2/3)
所以朱由检把目光转向了宗支最多的韩藩,以及刚刚就藩的瑞藩。打算派人向他们吹吹风,看看谁更主动、愿意出海做表率。让秦藩给他们出钱,以后获得帮助。
陕西藩王的迁徙,被朱由检看做了重中之重。因为从这段时间的气象看,京城已经确定发生旱灾。陕西地处内陆,情况很可能更恶劣。
前几天朱由检还应群臣提议,命正一真人张显庸祷雨。
张显庸字九功,又被称作张九功,是龙虎山第五十一代天师,被朝廷册封为正一嗣教清素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
朱由检要召集佛道二教开会,组建佛教协会和道教协会整理神仙体系,当然撇不开张显庸,早早就把他召到京城里。
张显庸的名声不小,但是求雨的结果嘛,毫无疑问失败。
群臣又以皇帝刚登大宝,纪元之初,应该派遣大臣及近侍官,祭祀岳镇、海渎之神。
朱由检虽然不觉得有什么用,但是为了安抚人心,还是派人做了。并且派官员测量各地河流水位,记录水文数据。
这件事让他很是烦心,因为他记得陕西的流民之乱,就是在旱灾的催化下大规模爆发的。自己即使提前派人清剿积年盗匪,但是在天灾之下,民众饿得走投无路,仍旧还会造反。
所以他在这时,已经为陕西发生大灾做准备。包括但不限于准备粮食救灾、让郑芝龙等人招揽郧阳流民、允许藩王开国带走一部分陕西居民、探查河套情况看看能否开垦
可以说在想一切办法,避免陕西的民众走投无路,发生大规模造反。
紫阁功臣的确立,也和这件事有关
朱由检需要把封赏定下来、把封建制确立,才能把藩王封出去,让他们带走一些陕西居民。
少了藩王之后,陕西能减轻一些压力。将来即使发生大规模民乱,也不用专门派兵保护他们。
用武道大会招揽陕西豪杰,同样也存在这个用意。避免陕西民乱发生时,有豪杰之士带领。
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都是历史上从陕西流民中,杀出来的豪杰。这些人被招揽后,即使流民中仍旧会出现首领,但是他们的能力,却大概率弱于这些人。
朝廷剿灭的时候会更容易,甚至能派遣高迎祥等人,前去剿灭流贼。
所以,对孙传庭举办的陕西武道大会,朱由检颇为称赞。对陕西锦衣卫能按自己给出的名册把李自成等人带过来,朱由检也极为满意。
想到袁可立在紫阁功臣上对自己的支持,朱由检下令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