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长江巡阅使(2/6)
”这句话,代表着在粮食方面,湖广取代了以前苏湖的地位。
他们这些出身湖广的官员,自然与有荣焉。
所以这个职位很多官员支持设立,反对的官员称得上寥寥无几。主要的顾虑是漕运总督兼任凤阳巡抚,负责长江的大臣,却似乎没有地方让他兼任。
这种没有驻地的大臣,应该如何设立?
级别又是多高,如何管辖长江。
朱由检把这些思索了一下,说道:
“九江古称江州,武昌古称江城。”
“可以说这两个地方,是长江航运的关键。”
“再加上要从湖广、江西运粮,长江大臣的衙署,就设在九江、武汉。”
“往下游到了南京,可以在南京工部办公。”
“其它地方若有需要,也可在长江大臣上任后,设立相应分署。”
对长江大臣的设置,朱由检没想让他待在一个地方,而是在长江沿岸流动办公。
所以这个职位,朱由检称为巡阅使:
“长江大臣可称为巡阅使,地位等同巡抚,代朕巡视长江。”
“另设巡阅副使两员,辅佐处理事务,地位等同按察使。”
“长江沿岸各省,还要有专门的按察副使巡视长江事务。”
“未来各省设立工商厅后,要在工商厅下面设立专门的水利处,专门负责治水、航运事务。”
“这些水利处和沿岸州府的同知、通判,有河渠、水利职责的,都要听从长江巡阅使命令。”
这样一番设置,增加的官员并不多。主要的具体事务,还是由地方官员负责。
只是上面多了个长江巡阅使,以后再搞以邻为壑的事情,那就不好办了。
在皇帝和群臣的商讨下,长江巡阅使的衙署和下属官员逐渐确定,职责也定了下来:
“长江巡阅使,首先要负责长江防汛,对长江沿岸的水旱灾害预警和防御。”
“例如上游多地暴雨,江水顺流而下,可能带来灾害。长江巡阅府的官吏在得知后,要及时派人通知下游。”
“同时,要整修好各地的堤坝,并且划定泄洪区。在洪水要漫过堤坝时,让泄洪区的人撤离,及时开闸泄洪。”
说到这个地方,朱由检想起了一件事,警告道:
“长江沿岸的湖泊和沼泽,多有泄洪职能。”
“但是现在江南各地围湖造田,已经有许多湖泊消失了。”
“就是洞庭湖、鄱阳湖这样的大湖,也在不断缩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