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实学派(2/3)
这种被皇帝重视、指点觉悟的感觉,让钱谦益感激涕零,知道自己除了尽力效忠之外,没有选择余地。
因为皇帝送他的,不止是几个字,还有核心的学术理念,甚至孔庙的地位。
如果这样他还不为皇帝尽忠,以后就会被世人唾骂,成为孔庙圣贤的反例。
这种局面,是朱由检费心营造的,也是他收伏钱谦益的手段之一。
“经世致用”这四个字,对他来说领悟起来没那么难。毕竟他曾学过的历史课本上,就清楚地写着,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实学,核心是经世致用。
所以,在看到钱谦益的文章后,他很快发现,钱谦益距离领悟经世致用,只差那么一丝——
甚至,若非钱谦益在后世的名声太差,极有可能被视为实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所以他早早写了“经世致用”这四个字,打算用来收买钱谦益。
然后,又因为后世的影响,在经世致用后面加上“实事求是”这四个字,让钱谦益作为自己在学术上的代言人,引领大明的儒者认识事物的本质。
只是这几个字是否给钱谦益,他之前还没定下心。毕竟钱谦益在后世的名声实在是太差了,他有点担心这个人。
直到钱谦益机缘巧合,从他传播出去的一些观念中,领悟出了恒产论。朱由检才下定决心,把这八个字赐给钱谦益——
再不赐下,钱谦益的学问就走上另一条道路了。以后再赐给他,就没有这个效果。
如今赐给钱谦益,收获才会更大。
果然,钱谦益收到赐字后,如同被捅破了窗户纸,很快就领悟到自己的学术核心,应该是经世致用。
甚至所谓的恒产论,也是经世致用的一部分。是他从《孟子》之中,领悟出的用于世务的学问。
这门学问的包容性,远远胜过恒产论,是有可能让他从祀孔庙、成为圣贤的学问。
所以钱谦益的内心之中,对皇帝极为感激、甚至把皇帝当成了知己——若非知他甚深,怎么会指出这些?
甚至他还觉得,皇帝早就想大用他。之前的磋磨,不过是磨炼而已。
这些想法,朱由检虽然不知,但是他却知道,钱谦益此时已经可以大用了。不管是自己的恩情,还是他之前践行恒产论的表现,都代表钱谦益有所变化——
就算他是伪装,以后也要继续伪装下去。
所以在赐字之后,朱由检又提点道:
“经世致用,是实际的学问,所以朕加上了实事求是四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