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佛教屈服(2/5)
一起。
他们觉得让勋贵和武官有机会参加廷推廷议就够优待了,哪能放任这些人拥有和文官同等的地位。
而且在衍圣公和张真人占据两个资政大臣名额的情况下,再给勋贵和武官二十个名额,文官的名额就反而不如他们了,文官对此当然不满意。
一群人吵吵嚷嚷,朱由检听得很是有趣。
他把勋贵和武官抬进资政院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和文官打擂台。免得官员们铁板一块,自己被他们牢牢限制。
不过勋贵的势力可以传承,也不能让他们在人事上发言权太大。
所以朱由检思索之后,向群臣道:
“勋贵和武官十六个名额,文官二十个名额,剩余四个名额授与其他人员。”
“众卿觉得如何,是否同意这个比例?”
勋贵和武官觉得满意,英国公张维贤带头道:
“陛下圣明独断,臣等无有异议。”
袁可立等文官虽然觉得皇帝明显偏向勋贵和武官,但是在皇帝表明态度的情况下,他们再争下去也没有意义——
毕竟如今在戒严期间,理论上皇帝可以独断。
所以他们在勋贵和武官认同后,也不情不愿地表示了认同。
资政大臣的比例,至此基本确定。
致仕后捞不到资政大臣职衔的,则授予资政上卿,地位和资政卿一样,只是更好听点。
张维贤、徐希皋作为主动致仕的勋贵,被朱由检任命为资政大臣。
勋贵对于这个结果,都是非常满意。觉得皇帝还是偏向他们的,在一点点给他们争回权力。
唯有最先提出请求的阳武侯,感到很是受伤。因为他不但没能得到资政大臣职位,还因为受到弹劾,被皇帝把领地和士兵分出去一半。
最终他现在得到的,只是资政上卿的虚职——
这个职位,不能说一点权力没有。有这个身份就可以向皇帝上疏,监督文武官员的不法行为。
但是对阳武侯来说,他没有这个身份也能向皇帝上疏,资政卿的职位完全是鸡肋。
这让他的心里很受伤,感觉是遭了皇帝算计。
不过这个时候,是没有人在意他的感受的。
之前支持他的勋贵,这时也不见了影子。
在皇帝给勋贵增加权力、又明确惩罚阳武侯的情况下,谁会闲着没事,在这时跟皇帝过不去。
阳武侯不说被勋贵集团抛弃,也暂时被无视。
这让阳武侯心中愤恨,决定以后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