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国会筹办(2/5)
前的打算,是用十年完善选举办法,在北直隶建立议会。”
“然后再用十年,在全国各地建议会。”
“最终在二十年后,先生重制礼乐基本完成的时候,召开第一届国会表决重制后的礼法,让大明各地推行。”
“但是如今北直隶各地都请求建立议会,恐怕时间会快一点。”
“先生可以多找几个地方试点,建立府县议会。”
各地士绅对建立议会之热情,是朱由检根本没有料到的。
他本以为自己为了收税建立的议会,有可能被一些地主抵制。
没想到很多士绅似乎根本不在意税收上的损失,比他还希望议会能建起来。
这让他觉得自己之前的预计有些失误,或者说贪官污吏的胡作非为,让很多士绅都无法忍受。
这些人迫不及待地希望议会建起来,保障他们的利益。
不过这个时候,朱由检是不能答应他们的请求的——
如果不能在国会和议会建立的过程中,把大明上上下下梳理一遍,朱由检是不会给他们轻易放权、他们拥有权力的。
现在选举办法尚未确定,各地行政区划没有调整,户部更没有确定新的税收体系。即使各地士绅迫切希望建立议会,这件事也只能先拖着。
成立国会筹办处和增加议会试点,就是给这些人一个念想。让他们积极配合,拥护朝廷改制。
刘宗周不知这些,对于筹办国会非常热心。朱由检把有关国会和议会的奏疏,全部交给他处理。并且允许这些奏疏登报,在报纸上讨论。
这样总算解决了这件烦心事,把压力转给了刘宗周。
刘宗周对这件事非常重视,利用他的名望,征集了很多朝堂官员和在野名士加入国会筹办处,根据在涿鹿区开办议会的经验,准备建立国会。
一时间,国会开办的事情,在朝野如火如荼。很多人都迫切希望,这个机构能尽早建立。
《邸报》和《京报》作为拿到授权的报纸,刊登了很多这一类的奏疏。
《明报》和《大同报》作为文人士子的聚集地,更多的是学堂生员在讨论。
这四份报纸借着议会筹建的东风,销量上出现爆发。影响力也突破京城,深入到整个北直隶。
很多北直隶的士绅,都订阅了四份报纸。有的还积极写文章,投给报纸发表。
北直隶各地的邮递公司,因此业务量大增,有的还开始挣到钱。
京城的邮递公司是太仆寺和内府监合办的,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