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严打非法教会(2/5)
出一本图书,说道:
“这本远镜说,是景教会首席大主教汤若望进献上来的。”
“里面介绍了一些望远镜的知识,尤其是提到了伽利略望远镜。”
“能够持以观月,则千倍大于常。”
“这种望远镜若是用在信号塔上,有可能观察到五六十里之外的信号塔。”
“朕已经安排少府寺匠官试制,看看成本和效果如何,是否能够推广。”
“大凌河一带的堡垒,将来或许不用拘泥于十里一堡。可以根据地形,择地修筑堡垒。”
袁可立闻言极为欣喜,因为这样一来,大凌河一带的堡垒就更容易安排了。甚至只需要三五个堡,就能连成一片。
建虏来袭的时候,这些堡垒能相互传递信号。如果建虏不能同时进攻所有堡垒,那些没遇到建虏的堡垒就能出兵袭扰。甚至在建虏兵少的时候,分进合击吃掉。
堡垒里发生了什么变故,也能迅速传到后方,以便调兵遣将,决定如何援助。
想到锦州和大凌河城的距离,袁可立诞生了一個想法,说道:
“锦州距离大凌河城不过三十里,如果在两地都用这种望远镜建立信号塔,就能不通过中继塔快速传递信号。”
“如此一来,重修大凌河城,也不是不可行之事。”
“只需成功修好,就能把大凌河城和宁锦连成一片。”
对孙承宗的修建大凌河城方案,重新支持起来。
朱由检闻言轻笑,说道:
“大凌河城不是不能修,只是不能现在修。”
“先修建几个堡垒,证明在大凌河修筑防线的可行性。”
“在这些堡垒稳固后,看情况决定是否重修大凌河城。”
“袁卿可以向孙督师写信解释,告诉他朝廷的安排。”
“让他对大凌河一带的堡垒,进行整体规划。”
说着,他又提醒袁可立道:
“现在袁卿是枢密同知,要负责全国的兵马调动。”
“要记住给地方立规矩,让他们在调动一千或三千兵马时,都要及时上报。”
“不能被地方牵着鼻子走,改变全盘规划。”
“明年要实施四正六隅方案,不是修建大凌河城的好时机。”
“不要因为辽东的作战计划,影响到这个大局。”
以一隅影响全局,这是枢密院的官员不愿看到的。同样也是孙承宗的重修大凌河城方案,被杨嗣昌等枢密院官员反对的原因。
袁可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