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专题报道(2/4)
,又不得不相信起来。
真的有这么一个6岁的少年,不仅是少年作家,还策划了一场大型的商业活动,让家乡的许多人都因此受益。
专题的最后,是一段访谈。
关于写作,少年说,从小喜欢,而且,也想赚一些稿费,让父母过得更好一些。
关于征文,少年说,独木不成林,希望同学们能和自己一起进步,让大家在写作上更好一些。
关于送戏,少年说,看到身边人生活不好,也就想着力所能及,让所有人都能过得更好一些。
于是,再次升华。
主持人准确抓住了其中的几个字,‘更好一些’,并且联系少年作品里诸多对家乡意象的描述,一步步契入主题:心系家乡的少年作家。
千家万户的电视机前。
无数的观众,都在不知不觉被带入到某些情绪当中。
是啊。
如果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让家乡的身边人‘更好一些’的心思,某个6岁的少年,不可能做出那么多的事情。
许多人还想到了孟子的那句名言:
达则兼济天下。
少年人只是少年,无法兼济天下,但能够兼顾自己的家乡,已经实在难得。
专题最后,是少年在写黑板报。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当中那一段众所周知的传世经典,再一次的,不知不觉深化了某个少年的形象。
镜头最后在那段写完的黑板报上的定格,也让无数人感慨万千。
专题结束,回味之前的五分钟,想到某个少年作家的种种,许多观众都做出了一个个决定。
有人想要去买一本少年的小说合集,《数不清的流年》,那么美的名字,怎么能不读一读
有人想到了少年的集邮爱好,决定给他写信,一定要挑最有意义的邮票。
有人记起了那段很有‘人文色彩’的广告词,打算找一找市场上有没有荧幕里出现过的桑河酒,亲口尝一尝。
有人打算重读一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想着自己的一生,也要想那少年一般,‘不虚度’。
甚至还有人想要去一趟河元,亲眼看一看那座小城。
……
远方人们诸多的想法,一时间还无法闯入雨幕下的中原腹地。
近处的人们,思绪也是各式各样。
葛蕾蕾家里,一家人看完专题,姑娘就拉住父亲,一个劲儿追问,自己交的朋友,厉不厉害
葛父笑着说厉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