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国有私有(一)(2/4)
萧让。
助民曹:佛心孔目孙定。
强农曹:铁农邓从义。
审判曹:铁面裴宣。
治安曹:飞天虎扈成。
营商曹:短腿虎武大郎。
工业曹:摸着天杜千。
路桥基建:云里金刚宋万。
财税曹:鬼脸儿杜兴。
劝学曹:憨厚人宗方。
晁盖看着面前这一屋子人,不禁感慨,这就是自己打拼两年积累下来的家底啊。
首先进行第一项议题:改革行政区域。
自大秦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之后,汉、唐对地方的控制力都不是很理想。
汉朝将天下分成九州,三十六郡,郡下数县。这就导致无论州、郡还是县,规模都挺大,州牧一旦拥有了军权,就拥有挑战中央的实力。东汉末年说三国,就是各位州牧们的大乱斗。
唐朝吸取了汉朝教训,建国之初,把天下分成十道三百六十州,如此一来,各州势力比较小,都不成气候,从而杜绝了地方官拥州叛乱的可能。
但国家太过稀碎,中央就更管不过来,于是干脆也就不管了,实行包税制。所谓包税制,就是我不管你具体怎么治理地方,我只要你每年给我一定比例财税,战斗的时候出一定兵力,其他你自己看着办。于是,原本只是用于监察的各道节度使,拥有了财权和军权之后,开始拥兵自重,最后造成了藩镇割据。
但又因为各自势力都不大,反而谁也吞并不了谁。于是原本大一统的唐朝成了藩镇联盟。雄踞关中,最大的藩镇皇室太监们掌握十万神策军,反而成了盟主,这些太监们就这么缝缝补补,挑拨离间,维持平稳,竟然又维持了唐朝一百多年的统治,也算是对得起他们老李家了。
宋朝吸取了汉唐的教训,行政区域不能像汉朝那么大,也不能像唐朝那么碎,于是将天下分成24路226个州府。
州县是常设机构。但是二十四路的长官却是由管治安军事的安抚使、管钱粮运输的转运使、管司法断案的提点刑狱司等官员互补归属、互相监督、互相扯腿的临时机构。
到了后来,安抚使的权柄越来越大,人们便习惯性的把安抚使作为每路的最高长官。但每路仍不设置管理机构,安抚使由每路省会的知府担任。
这样的好处,一是减少路一级的管理人员,减少开支。二是避免掌握军权的安抚使权利过大。
但坏处就是,互相扯腿影响工作效率......其实对于宋朝官员来说,这也不算是缺点,因为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