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继续扩军(2/5)
编制达到4960人。
不但将之前积累的俘虏吸纳一空,连这次俘虏的官军、民兵也都吸纳了一部分。不足的部分向周边州县招募。
经过这次官军围剿,梁山周边诸州县的百姓,受够了官府和官兵的欺压,纷纷前来应征。不到十天时间,便招募满了名额。
“迎天王,盼天王,天王来了不纳粮!”
青壮们高喊着口号进入梁山主寨进行整合训练。
“练吧,练吧,练个半年,我们就具备御敌于势力范围之外的能力了。”
晁盖在分金亭看着山下热火朝天的训练场面,不禁颔首微笑。
“天王,山下有紧急事件禀报!”
刘慧娘上前一步禀报道。
“哦”
晁盖精神天眼一扫,就看到了刚从金沙滩登陆的神行太保戴宗。再一合量时间。
“看来是我那宋江贤弟出事了。”
晁盖微微一笑,下山到了聚义厅,果然不出所料。
宋江在人来客往的浔阳楼写“敢笑黄巢不丈夫”,就如同在派出所门口竖个牌子“我要犯罪”一样,明晃晃的是在挑衅啊。
恰好又遇到另一个极品。江州通判黄文炳。
一州通判,那是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的实权人物,属于州郡中大权在握的二把手。比如,登州的通判宗泽。
但可惜,黄文炳的通判是个“在闲”,意思就是个挂名“吃空饷”的,有名无实。
黄文炳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胜如己者害之,不如己者弄之。
日常生活中也常能遇到这种讨厌的人:
遇到上级,各种巴结奉承。
看到同事升职加薪,就偷偷去打小报告,说坏话,给人背后使坏;
面对下属,各种颐指气使,给下属穿小鞋,压制下属的成长。
按照大宋律例,宋江这样题反诗的,属于口嗨,但无造反事实。最重可判流放两千里。如果已经流放的,追加刑期不得超过四年,外加一百杀威棒。无论如何都够不上杀头。
但黄文炳却想踩着宋江上位,岂能这么轻易放过他,他可是听说过宋江名号的----梁山泊大头目晁盖的好朋友嘛!
抓不住晁盖,但是我可以抓“大头目的朋友”啊。于是,宋江被黄文炳给拿捏,屈打成招,承认自己要在江州造反,要血染浔阳江口。
江州知府蔡德章乃是蔡京第九子,也很高兴抓住了一个“梁山水泊反贼同伙”,父亲应该会很高兴吧
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