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功成身退(三)(1/10)
论,怎么让一个不懂佛理的人和一群高僧辩论
答,让大家都闭嘴。
思觉大师乃是有道高僧,活了八十九岁,最大的愿望就是修成正果,得遇如来。
但他没想到自己在辽国追求了一辈子,没见过什么有能者,反而在大宋遇到了。
刚才那一幕,绝对不是幻术,他虽然年纪大了,但绝没有老眼昏花。
“这个一页书不简单。”
思觉大师心中提高了警惕。
“佛曰......”
“大师,我们先做禅定,再论其他吧。”
晁盖不等思觉大师说完,便出言打断。
开什么玩笑,自己连佛家的知识都是略通皮毛,岂敢跟这些天天打机锋,搞辩论的和尚斗嘴皮子!
所以自己才扬长避短,费尽心机的用禅定比赛封了他们的口,岂能让他们找到由头!
而且,在木桩设计上,晁盖也是花费了心思。
其他僧人坐八尺木桩,晁盖和思觉大师坐丈六木桩,暗喻丈六金身。
这就会给现场的僧人们一种很强烈的心理暗示:现场之内,唯有思觉大师与晁盖平起平坐,其他人都是陪衬。
这样一来,晁盖也只需专心对付思觉大师一人便可,缩小了对付的范围。
所谓的禅定,并不是那么容易。尤其在数万人的注视下,坐在一人合抱的木桩上,需要很强的心理素质和深厚的禅定功夫。
一人合抱,听起来很粗,其实有多粗呢按照身高一米七的人来计算,合抱的臂展应该也是一米七左右,那么这个木桩的直径54厘米左右,也就是一个蒲团的大小。
平时蒲团放在地上,稳稳当当,而且还是软垫。
这原木桩却在八尺高处,一阵风过来,晃晃悠悠。个别胖大的和尚,光是坐在上面就有些吃力,更何况打坐了。
而且晁盖还特意在木桩顶端做了一点小修改。一般的蒲团除了软之外,还微微凹陷,就跟猫窝一样。
但是晁盖却让坚硬的木质顶端呈现凸型,像是陀螺,弧度虽然没有那么明显,但坐的时间越久,越是感觉像是个坐在一个陀螺上面一样。
当然,晁盖和思觉大师的丈六木桩是没有的,他想要舒服一些,而且多少还要那么一点脸。
“真该让年轻、瘦弱一些的大师参赛的。”
辽国使者有点后悔了。
辽国被称为地上佛国,辽国高僧们可不是皇帝和官员的附庸,而是跟他们平起平坐的存在,甚至国家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