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忙忙碌碌4(2/4)
上贸易,而且和那些红毛鬼的海上贸易还是可以继续进行。基本达成了共识,在有国民军支持下的这一策略大有可为,了不起当作一次失败的投资。
可当王少杰跟苏圣平说起的时候,没想到苏圣平却要求联合更多的商会会员,大家共同分享这份大餐。王少杰被经济殖民政策冲昏头脑,只想着推行这一政策,忽略了政策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听到苏圣平若有所思的讲到:要把我们的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利益才是团结大多数人的根本。这才幡然醒悟,赶紧又通过华夏商会联络了一大批人。
商会那些人,只听到一个大概,就如饿狗见到骨头,纷纷想要扑上来咬一口。为此,王少杰和商会会长吴波涛、朱强等人忙的脚不沾地,商议成立南洋商社和有关股份划分事宜。
越多的人参与,分享出去的利益越多不说,他可是知道国民军南下的具体日期,大家伙吵吵闹闹的没个结果,会影响前期准备。尽管苏圣平让他不用着急,声称他们的船队可以晚国民军十五天出发,但王少杰还是想尽快落实。
最后终于达成协议,成立南洋商社,国民军占股百分之四十,王家占股百分之十二,其他的几大家和商会会员分享其中的百分之四十八,商社的总负责人由王少康担任,占有股份数额较大的都可派人进入管理层。
苏圣平无意掺和管理层,今后军政人员原则上就不参与商业了,但商社的财务和审计大权还是由朱音的手下抓在手中。
此外,南洋商社的起始资金一百万两,由各家按照股份多少平摊认缴,可用船只作价入股、用货物作价入股等,国民军算是按军力算投入本金。此次南下,各家还要按照股份支付军资费用。
“陛下已知先师推行分等治民之策的初衷,再笨的元人也知道每一张弓都要张弛有道,否则不用多长时间,这把弓就要废了。没有万年不变的政策,今时今日分等治民之策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汉人先哲有言治大国如烹小鲜,讲究一个文火慢炖。分等治民给元人带来太多特权与利益,需要缓缓图之。元人的特权不可轻易消除,唯有在推行汉化的过程中,慢慢的积累变化,最终走向一种平衡。但利益却是可以替代的,代金券在促进商贸往来中作用很大,商贸发达了,朝廷的商税自然会大幅度提高,这样就能弥补去处分等治民之策中元人的利益损失。再者,代金券将会成为军国重器,短期来看,会起到削弱两朝实力的效果。长期来看,调节物品价格、控制地方财税等等都有重要作用。”
“老夫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