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要干什么?(2/4)
或从各地招募,建立类似于那时的村级自治组织,只不过这里的村比那时的大,但比乡镇小。
为了避免出现如今的基层宗族士绅统治局面,他还充分发挥自己法律专业研究生的专业知识,给村制定了管理制度。此外,如今新城镇的人口已经达到十多万,要不是这些人大多是逃民和原住民,没有太多传统的束缚,否则想有效治理压根不可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立了有效的行政统治之后,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就是司法。
现在,新城镇那边的治理大多依靠侯望楼、张文昌的“人治”和借鉴国民军的军律,但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不过,苏圣平马上要自到宝岛去,今后一段时间还会长待宝岛,而目前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制定相应的法律。
这段时间在家,无事之时,苏圣平看的最多的就是相关律法的书籍。自己虽然是学法律的,但是时间不长,再者时代差别太大,法律精神根本不同,要想移植根本不可能。所以他只能自己先学习,然后借鉴立法精神,再跟侯望楼他们探讨后制定符合实际的律法。因为专业关系,他深知法律的重要性,以及制定的难度之大,所以也只能谨慎从事。
至于稻米不够的问题,他已经委托路高两家多从吴朝买进,同时减少了南风酒的生产量,六月底也特意让远洋船队分出十五条船从南洋买入,估计台风期过后就能回来。
棉布、铁器等生活用品短缺问题,也让朱强下令物流行从各地买入,汇集之后就会运送到宝岛。医药短缺的事情,研究院医学研究所那里近期将会加派几个医生和更多的学徒到宝岛去。
民政学堂的事倒是没有什么好办法,自己本身也不太懂,只能多找书籍学习,但是民政学堂如今别说教授的人,就连学员都还没有招募,只能依照战训学堂的规定,以后那些个“村长”提拔后都要到学堂里培训一段时间,具体的规定只能等他到宝岛之后才能视情况而定。
总之,万事开头难,想要白手起家治理一个地方,要学习和应对的事情还有很多,如今最短缺的正是人才。苏圣平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发表自己那些文章,期望引来更多的人才。
都是大忙人,仪式结束后,众人没有久留,又待了一会后纷纷离去。宝岛过来的几人好不容易见到苏圣平一次,自然还要多说一会话。
天气炎热,众人干脆还是待在中堂,各自搬了椅子,坐在那七嘴八舌的说着事情。
猴子谈了下个月船队去日本的货物准备情况;金虎抱怨天气太热又多雨,影响了军士训练,好在还有学要上,不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