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一个全新的阶段(2/4)
,因为资源与分配不均而产生的。”
贾维斯提着咖啡壶倒了一杯咖啡放在了夏亚身侧。
“谢谢。”夏亚对着他颔首,接着,他继续道,“本质上,是因为蛋糕不够分了,所以需要用到战争来重新分这块蛋糕。
但如果,将这块蛋糕做大,那么或许就能延缓战争到来的时间。”
“但是,也有可能是导致战争的原因。”托尼说,“我看过伱给我推荐的那本书,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反过来,生产关系也是可以决定生产力的。”
“所以说,这只是我给他们的一个方向。”夏亚拿起了一侧的咖啡,“至于能否把握这个方向,就要靠他们自己了。”
托尼点了点头,他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一个虚拟投影就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那是一张世界地图。
“虽然跟一战的背景很像,但现在这个时间段,北美洲没有孤悬海外,欧洲发生的战争,他们无法像过去的美利坚一样保持一定的中立。
还有北辰,这同样是一个变数。在过去的一战,这个国家处于一个衰败的阶段,所以对于一战参与度不高。
但是这个时代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国度。
因为世界格局跟历史的差别,同盟国跟协约国的组成跟另一个世界的区别很大。
在我那个世界的历史中。
在普法战争结束后,德国和法国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因此,德国认为它的主要军事威胁来自于法国,为了避免未来两线作战,德国积极寻求与俄国和奥匈帝国改善关系。
而此时的俄国由于与英国存在争端,因此也希望改善与德国的关系,以提升自己在同英国对抗中的地位。
但俄国又与奥匈帝国存在矛盾,因此奥匈帝国担心,如果俄国与德国结盟,就会威胁到自己的利益。因此,奥匈帝国也加快了同德国改善关系的进展。
俄国意识到,如果德国和奥匈帝国结盟,就会形成反俄同盟,因此俄国在与德国改善关系的同时,也积极缓和与奥匈帝国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1873年10月,德奥俄三国皇帝在维也纳缔结了协定,组成了所谓的三皇同盟。
三皇同盟在1881年和1884年又续签了两次。但在1887年协议到期时,由于俄澳两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冲突加剧,便未再续签。
在三皇同盟成立之外,德国一直对俄国不放心,因此积极地向意大利拉拢,而意大利和法国都希望在非洲突尼斯领土上占据优势。
然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