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幻想具现(2/5)
统一者也必然压迫与剥削被统一者。
当技术平衡之后,分裂也是必然,总体而言,弊大于利。
曾有伟人说过,“先是阶级的消亡,后是国家的消亡,最后是民族的消亡。”
随着阶级的消灭,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失去其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作用,不再具有存在的意义而消亡。
这就是说,社会职能将失去其政治性质,而变为真正维护社会利益的简单的管理职能。
当然,这里说“国家消亡”,特指的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而不包括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后者是要被推翻,只能是被迫退出历史舞台的。
而在国家消亡之后,社会zy民主制度高度发展完善,也就成为了民族关系融洽、民族融合的重要条件。
所以说,如果想要消亡国家的界限,统一人类社会,阶级的消亡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当然,不排除其余情况。
也或许会有人说了。
不需要加入单个国家,你具现出来的这个科学家既然可以做核聚变了,那就将包括核聚变在内的科技分布给所有国家,让生产力进行一个跃进,直接进入共不行吗?
会这么认为的人,也就是夏亚之前告诫亚瑟的,唯生产力论,唯经济论的人。
老马在《1859年序言》中提到过自己的计划
【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顺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
在前三项下,我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其它三项的相互联系是一目了然的。】
按照今天的成果来看,老马似乎只完成了计划的不足三分之一。
其中包括了《资本论》,极少一部分的“雇佣劳动”和“土地所有制”;而国家、世界市场、对外贸易则完全没有涉及。
实际上这也是老马的思想被一部分人解读为“经济决定论”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老马真正的意思是社会各个制度结成的网状结构相互影响,但是这不意味着各个节点都同等重要,总有一个节点成为了整张网的重心——这就是生产方式。
而不是说其余的节点就不重要,历史唯物主义确实是以经济为主轴进行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主轴之外一无所有。
恩格斯在1890年的信中也对这种风气进行了批评
【对德国的许多青年著作家来说,“唯物主义”这个词大体上只是一个套语,他们把这个套语当作标签贴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