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古代世界第一年6(可以先看第二部)(1/3)
伏夕复问“各个庄子里有哪些工匠?”伏一回“铁匠、铜匠、银匠、木匠、泥瓦匠、石匠、弓箭匠、皮匠、制衣匠、陶匠、篾匠、漆匠、染布匠、船匠。”伏夕惊喜“竟有这么多种类工匠?”伏一回“伏家一大家子,这些工匠都用得到的,都得养着。”伏夕言“好!好好养着,都是人才。”伏夕又问“大豆一般怎么吃?”伏一回“豆饭、豆腐、豆芽、豆豉、榨油、制醋等。”伏夕问“豆饭好吃吗?”伏一回“不好吃。”伏夕问“为何不大量榨油呢?”伏一回“出油少,不划算。”伏夕言“带我去看看。”到了现场,发现榨油就是把大豆碾成粉末,再蒸,热气腾腾后,倒入垫在箍上的无底小木盆里,用手铺平压实,盖上草用力压实,这叫抱饼。
然后把饼一块块整齐地码放在主榨的油壕里,用木楔挤紧,装好后就开撞榨油,榨出来的油顺着槽眼流动一旁的油桶里,出油率十分之一。
伏夕问“那榨完的豆粕呢?”伏一回“有些去做酱油,有些喂猪、鸡、鸭。”伏夕问“为什么不大量养猪呢?”
“人都不够吃,哪敢大量养猪?”伏夕问“人吃猪肉不行吗?”伏一回“吃猪肉不划算啊!猪辛辛苦苦养一年,就100斤左右,饲料消耗多。”伏夕又顺路把城东庄子里的其他工匠做工的地方走马观花地看了看,也没有看出什么名堂。
伏夕下午回到家,吃过晚饭,又练桩功。何以解忧,惟有桩功。半个时辰下来,王二叫停,伏夕大叫“舒服。”洗澡上床,这才是享受啊!
三日,伏夕早课桩功毕,沐浴后出行。今日,伏夕要去走访那几个高产农户家。
第一家农民叫刘三娃。一见,已是老汉,但筋骨甚好。屋里屋外收拾得挺干净。
伏夕和颜悦色地和三娃拱手作礼,刘三娃和一大家子人赶紧跪倒。伏夕忙叫人拉起来,把带着的礼物—一罐豆油送给主人家,刘三娃又是一阵磕头。
伏夕坐下,叫众人也坐,没坐的站侍着。伏夕言“久闻刘三娃大名,种粮高手啊!”刘三娃只会嘿嘿。
伏夕问“请问种粮有什么诀窍吗?”刘三娃回“哪有什么诀窍?就是勤快。我家孩子多,田里伺候得勤。”伏夕心想,农民自有农民的狡黠,不肯说。
伏夕问“你们家种子是不是比人家好?”刘三娃回“都一样。我们也是田里收成后,选了些好的做种。”伏夕问“是不是你们家地伺候得好,结的粮食比较好,做种的效果也更好呢?”刘三娃回“种子饱满颜色好,做种会好一些。”伏夕问“你们家做种的大豆在吗?拿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