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怎一个乱字了得(4/6)
,但相对于古族来,我圣唐一族内部纷争,不过是巫见大巫,你们古族可是前辈。。。”
“云道友,本座听不明白道友此话,为何意?”平林半步面带狐疑之色,对于云启之言,不解其意。
“哈~哈!不明白吗?不明白,老子便来扒一扒你们古族之事。
在奈良朝末期,古族朝廷与贵族势力之间的矛盾激化,为了削弱权势贵族和僧侣的力量,于星历7810年即位的桓武皇,他在打倒僧道镜而取得统治实权的藤原种继支持下,于7840年决定从平城京迁都到山城国的长冈,离开了贵族和大寺院等守旧势力盘根错节的奈良。
而古族守旧势力企图加以阻止,将倡议迁都者藤原种继杀害,但是大伴氏、佐伯氏、丹治比氏等阴谋分子旋即受到严惩,同年皇下圣旨宣布迁都平安京,这一事件,被你们古族称为平安京迁都,而古族乱局,也是从那一次迁都开始。”
“桓武朝时期,古族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如吏治、社会经济制度、军队制度等等,桓武朝的改革,使古族的经济军事实力有所增强,皇制集权国家的权威得以保持。
自星历789年起,桓武皇三次用兵东北虾夷地区,第三次时任命坂上田村麻吕为征夷大将军,延历210年,田村麻吕率军4万往征,确保了北上川中游胆泽之地,在此筑胆泽城置镇守府。
8030年又在胆泽城以北筑志波城,从而巩固了这个地区的封建统治。
桓武皇也曾向古海方面出兵开拓疆土,势力达到能代川流域。
而桓武朝以后诸代皇,也进行了改革,但改革之事,伴随而来着,是战乱。
因此,在此期间爆发了几次叛乱,如星历8104年的平城上皇之变,星历8663年的应门之变,星历9015年的昌泰之变等等。”
“如应门之变,星历8663年,应门失火,官任大纳言的伴善男诬告称左大臣源信为纵火主谋,时任太政大臣的藤原良房为源信之兄,感觉其中有异,上书皇予以彻查,源信被无罪释放。
但不久之后,伴善男父子被人揭发为纵火的嫌犯,最终被判处流放,从此,名门望族的大伴氏走向没落,藤原良房成功独揽大权。
大纳言伴善男和左大臣源信两人关系不好,右大臣藤原良相使源信下台倒位成了左大臣,伴善男便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右大臣。
其实早在星历8642年,伴善男就已经告发源信意图谋反,但是由于只有传言,没有证据,此事不了了之。
二十年后,星历8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