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渐入佳境(2/3)
考,自己为什么要去同情陈耀呢
场上比分是二比零,上半场还没进行到一半,阿森纳已经打进了两粒进球。
回到主场的枪手又重新展现了活力。
陈耀进行了适当的轮换,沃尔科特的首发位置被奥克斯雷德张伯伦替代,吉鲁继续首发,阿尔特塔被马尔科维拉蒂取代。
对西奥沃尔科特这名球员,陈耀其实很喜欢,他一直认为沃尔科特没有彻底兑现自己的天赋,如果“小老虎”能够完全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他会是一个世界级的边锋。
制约沃尔科特成长的重大因素是他的身体。
极快的速度是沃尔科特的特点,也促使他大量杀入对手重兵布防的地区,这会带来激烈的身体对抗,而且反复的加速和变向也会加重球员身体的负担。
所以陈耀对沃尔科特的使用很小心,他不会高强度地让沃尔科特首发,而会给替补席上的张伯伦轮换的机会。
而后腰位置上,陈耀也担心过技术型后腰的组合会不会让球队缺乏防守硬度,但他提心吊胆了半天,发现至少在面对南安普顿这个对手时,他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因为阿森纳的高位压迫体系和前场进攻体系,成功运转起来了。
上半场的前半段时间,阿森纳前场的主要控球手是桑蒂卡索拉,若日尼奥和维拉蒂两名技术型后腰和卡索拉保持适当的距离,随时准备接应他的回传。
而张伯伦和格里兹曼两名具备活力的边翼,在肋部和边路不断来回跑动,他们围着卡索拉转圈,奥利维尔吉鲁则在后卫线间动辄扛住一名球员,背身做轴,准备把球弹进禁区。
训练时,陈耀就对吉鲁说过:“奥利维尔,你不要把自己当成一名纯粹的抢点型射手,你把球做进禁区的天赋比你的射门能力更重要。”
他在慢慢引导吉鲁发现自己最擅长的东西。
而在战术上,陈耀做出的调整就是让吉鲁找机会去扛住一名后卫,然后以他为轴,让左翼的格里兹曼成为一名在肋部运作、随时插入禁区的影子前锋,作为终结点。
这就形成了阿森纳在上半场的进攻主旋律:卡索拉持球盘带衔接两肋,出现机会时,他就直接斜塞禁区,或者短传给吉鲁,由吉鲁做轴弹给无球插上的进攻球员。
如果南安普顿退防的紧密,卡索拉在拉扯完防线之后会把球回传给压上的若日尼奥或者维拉蒂,而这两名后腰都处在相对真空的位置,他们有充足的空间和良好的视野来发起进攻。
南安普顿被阿森纳的前场进攻压制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