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徐晓的忽悠(3/5)
尼米兹航空母舰来说,30wm的小型裂变堆,其自重就达到了数千吨。这个重量,放到航母上还能接受,但放到航天飞机上,拿命飞啊?对于袁英才来说,他能猜到的唯一可能性,就是小型化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可能突破了。但这份可能性,对他来说却是更加的让人难以接受。要知道破晓装置从验收后正式并网发电到现在也才一年多的时间啊!一年多的时间,完成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突破,星海研究院,不,应该说眼前这个怪胎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听到袁英才的询问,徐川笑了笑,道:“关于给电推进系统进行供能的装置,目前还处于保密状态中,还玩袁总见谅。”袁英才回过神来,轻咳了一下,开口说:“是我越界了,不过关于电推进系统,徐院士这边是否方便能安排一下,航天科工这边想过去参观一下。”“如果可以的话,后续在航天领域,航天科工和星海研究院能展开一些合作也说不定。”虽然和航天科技同为华国的两大老牌航天企业,甚至在很多时候这两家企业都是共同进退的,但航天科工相对比航天科技来说更偏向军工一些,也不太在意一些事情。对于航天科工来说,能够给国防领域添加力量的技术和事业都值得他们去争取,去做。而推力高达五百千牛的电推进系统,很显然就在这里面。尽管他们不大可能将电推进系统安装到导弹上用来提供推力,但国防领域也不只有导弹啊。战斗机、轰炸机、航母、乃至卫星、空间站等等领域都是的。对于上述这些领域来说,高达五百千牛的电推进系统,绝对大有作为。听到袁英才的话语,徐川这才反应过来这位航天科工负责人的意思,原来是想着和星海研究院展开一些电推进甚至是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方面的合作。笑了笑,他开口道:“随时欢迎袁总莅临指点工作,若是能有合作机会,那更好不过了。”且不管航天科工的想法,对于徐川来说,既然有合作,那就代表了有收入。尤其是对于航天研究所而言,收入更是重要。毕竟航天领域的研究每一笔投资都是以千万,甚至亿为单位计算的。至于是否会泄露这些东西,他并不担心。航天科工和星海研究院要做有关于空天发动机和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生意,那必然是要经过高层审核的。而且,航天科工的背景也不用他过多的考虑这些东西。毕竟,这是一家肩负着富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