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第一个阶段性成果(1/5)
相比较其他人的忐忑不安,徐川基本没有什么紧张的情绪。
他有的只是期待,期待以‘原子循环’理论为核心,利用特殊纳米技术制出来的‘晶态铒锆酸盐’对抗材料能做到一个怎样的地步。
对于‘晶态铒锆酸盐’的抗辐射效果,他其实很清楚。不过他清楚的是上辈子的。
而在此前的复刻实验中,他利用数学方法重新计算和调整过这项技术中的一些东西,对这项材料做了一定程度的优化。
理论上来说,优化后的‘晶态铒锆酸盐’抗辐射性或辐射稳定性是要更好的。
只不过相比较以前的‘晶态铒锆酸盐’材料,能提升多少,他就不清楚了。
抗辐射性或称辐射稳定性是表示物质接受一定剂量辐照后仍能保持其固有物理、化学性能的能力。
材料的抗辐射性与其分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及聚集状态有关。
比如具有三级碳原子的等规聚丙烯接受12x10?gy辐射能就发生可察觉的变化,8x10?gy则发生严重变化,比如变脆,用手一掰就断之类的。
而带芳香环的聚苯乙烯要发生上述类似的变化所需剂量分别为8x10?gy和3x10?gy。
像核电工程中专用的抗辐射橡胶,其抗辐射性则更高一些。
至于铅金属、抗辐射钢板材料等东西,则几乎达到了目前材料界抗辐射性能的巅峰。
而‘晶态铒锆酸盐’的抗辐射性能,按照上辈子研发出来的材料来看,严格来说它是比不上铅金属这种超高密度的材料的。
两者相差了一点,它处于一个临界节点。
但相比较铅金属,它有自己独有的优势。
一是重量,它比铅更轻。
同等体积下,‘晶态铒锆酸盐’制成的防护材料重量只有铅的五分之一左右。
二是持久性。
因为原子循环,在相同的辐射强度下,晶态铒锆酸盐制成的防护材料绝对比掺杂了铅金属的防护材料能支撑更久的时间。
利用辐射能完成晶界的自我修复,这能促使晶态铒锆酸盐保持长时间的原子循环。
而铅金属尽管能依靠自身的密度来对抗核辐射,但一旦内部铅晶界被破坏,那就会引起连锁反应,造成晶界崩塌。
辐照对抗测试需要的时间可以说很长,也可以说很短。
长时间的对抗测试需要至少十天或者十五天以上的时间来完成辐射曲线,及材料变化曲线的绘制,从而才能相对精准的判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