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这样的要求我还是第一次听说(2/9)
金人的话,或许可以让高丽动一动?”萧特末又提了一点建议。“高丽?好吧。”耶律延禧先是不屑,然后无奈的点了点头。别看棒子国喜欢认高句丽为祖宗,但高丽和高句丽完全是两回事儿。高句丽是发源于中国东北的征服者,征服了整天乱认爸爸的棒子。历史上隋唐两个朝代打的主要也是高句丽和他的仆从国百济,大概就相当于今天的兔子灭了鹰酱顺带灭了棒子和脚盆鸡,但棒子总不能说因为鹰酱爸爸在他家里驻军,就说鹰酱是棒子的啊。现在的高丽怎么说呢?已经被调教的很好了,谁的棒子大谁就是爸爸,主打一个乖巧听话。棒子太大的话,还会主动要求被吞并。这样的高丽,就连耶律延禧也不怎么看得上眼。但问题是,现在耶律延禧两面受敌,本着苍蝇再小也是肉的态度,忍着恶心,派使者通知高丽。如果高丽真的能够出兵的话,多少也牵制一点儿金国的精力不是?比起耶律延禧出兵前的瞻前顾后,赵佶这边可就果决的多了。宋军心惊胆战的仿照澶渊之盟旧例,礼送董璜军出境,从而为大宋挽回了最后一点儿颜面之后,宋徽宗便真如童贯猜测的那样,下令讨伐西夏。朝中顿时议论纷纷,反对声如同爽翻了的大波浪,一浪高过一浪。接连大败,人家都快打到首都了,你还有心思另开战线?你就不怕你大军前脚在和西夏打着,后脚人家董璜就撕毁协议,再来偷袭?伱就那么信任你的同道中人、便宜女婿啊?很多大臣并不理解。事实上,赵佶当然怕!他甚至做好了事有不谐就传位给赵桓,让赵恒留守汴京,自己难逃到江宁避难,必要时与董璜划江而治的打算。但就算是划江而治,有些事他也是必须要做的。就像是这次的攻打西夏,看似无脑愚蠢的决定背后,却有着赵佶自己的逻辑。赵高为什么会指鹿为马?他真的傻到分不出是鹿还是马吗?当然不是,他只是需要测试文武百官的服从性罢了。权臣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君主了。对于君主而言,听话的手下永远比有能力的手下来的重要。对于背刺故主欺负孤儿寡母上位的赵家尤其如此。老百姓眼中的忠臣、大臣眼中的忠臣和皇帝眼中的忠臣,是不一样的。所以,所有反对赵佶出兵西夏的人,都被赵佶当做了不忠。赵佶甚至冷落不肯全力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