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黄巾军血染丹水,李傕部肆劫二郡(3/4)
杀掠庶民男女,所过之处无复遗类。
董卓当权,遍封其宗族。封母亲为池阳君,将司隶左冯翊郡池阳县做为母亲的封地,设置封地令、丞官。董卓妻妾怀中幼子皆封侯。
又封其弟校尉董旻为左将军和鄠侯,侄子校尉董璜为侍中、中军校尉,皆典兵事。董家宗族内外都入朝为官。
司隶右扶风郡鄠县在长安西南,为董旻封地。中平六年,时任奉车都尉的董旻做为董卓在朝中的内线,与吴匡合兵攻杀车骑将军何苗。
孙女董白尚未及笄(未满十五岁),被封为渭阳君,在郿城东起坛。
董白乘坐青盖车,在郿城的都尉、校尉、中郎将、刺史引导或跟随。
等到了坛上,董白的从兄董璜担任使者授于渭阳君印绶。渭阳在郑县渭水北岸,属左冯翊郡重泉县。
公卿大臣拜见董卓,都需要下车跪拜,而董卓无需回礼;朝廷各要职署部都需要到董卓的太师府汇报工作。
董卓在郿县所建的郿坞已建一半,数万庶民在劳作。
韩遂对妻兄张济滥杀无辜、洗劫村落的行径深恶痛绝,焦虑不已。传出去,韩家无颜见中原士人和庶民,下定决心从此远离这位妻兄。
二月,董卓长史刘艾送来书信,称已集结二十万大军,敦促韩遂、马腾来长安,共图山东盟军。
并称马腾已准备动身了。希二人在郿县汇合,刘艾在那里迎接二位,先在郿坞见董太师,然后一同前往长安面见圣上,接受朝廷封赏。
韩遂召集韩桥、成公英、弘平等在冀城的将领开会,商讨韩遂是否赴长安,朝廷是否会扣压。
这两个问题无人有答案,众人陷于沉思。众人都明了,董卓不与十万联军结盟,其二十万大军就无法出征关东,必留至少十万,以防联军入侵三辅,端掉老巢。
而十万步骑出关讨关东盟军毫无胜算。如不出关,二十万大军拥挤在三辅,坐吃山空,加上三辅庶民外逃流失,钱粮挺不了多久矣。
如果联军不明确表示投靠董卓,董卓或改变策略,先对凉州发起进攻,解决了联军再东进讨关东盟军。
如果联军投靠董卓,董卓以三十万大军向东,则关东盟军必亡矣,但得胜后,董卓必然解散联军。
如主公韩遂去长安,董卓完全可能扣为人质,永不放回。
过了半个时辰,韩桥一拍大腿,打破寂静发话道:“有了!”
众人忙问有了什么。韩桥笑道:“有一计,即可解当下两难境地,又可保主公安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