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桥瑁诈书反董卓,三部出资增部曲(2/5)
之,使兵劫杀其兄弟。
是时,洛中贵戚,室第相望,金帛财产,家家充积,董卓纵放兵士,突入宅舍,剽虏资物,抢掠妇女,不避贵贱。于是,人情崩恐,不保朝夕。
董卓又乱公主、宫女,虐刑滥罚,睚眦必死,群僚朝堂内外莫能自固。
董卓急于抓捕袁绍,周毖、伍琼说董卓曰:“夫废立大事,非常人所及。袁绍不达大体,恐惧出奔,非有它志。今急捕之,势必为变。
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则山东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为一郡太守,袁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
董卓以为然,乃即拜袁绍为勃海太守,封邟乡侯。
又以河南尹袁术为后将军,西园军典军校尉曹操为骁骑校尉,对二人明升暗降,改任无兵权的闲职。
袁术、曹操畏董卓,袁术出奔南阳。
曹操弃职,变易姓名,间行东归,过中牟县,为亭长所疑,抓住送到县衙。
当时县里已收到董卓下发抓曹操的逮捕令,唯县功曹心知是曹操,以世方乱,不宜拘天下雄俊为由,劝说县令杨原释之。
曹操逃至陈留郡,散家财,又得陈留郡襄邑县巨富卫兹的资助,合兵得五千人。
城门校尉钱唐侯朱儁接任河南尹。豫州汝南郡人伍琼接替城门校尉。以尚书周毖为督军校尉。
当时,豪杰多欲起兵讨董卓,袁绍在勃海郡,冀州牧韩馥遣数名州从事率部守在勃海郡周边,抑制袁绍不得轻举妄动。
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京师三公书函送与各州郡,力陈董卓罪恶,呼吁各地起兵反董,恢复刘辩的帝位,云:“帝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
韩馥得书,请诸位州从事问曰:“今当助袁氏,还是助董氏”
治中从事刘子惠曰:“今兴兵为国,何谓袁、董!”韩馥面有惭色。
刘子惠复言:“兵者凶事,不可为首。今宜往视他州,有发动者,然后和之。冀州于他州不为弱也,他人功未有在冀州之右者也。”韩馥采纳。
韩馥乃作书与袁绍,道董卓之恶,等待其举兵,暗示可带勃海郡兵穿过冀州去征讨董卓。
韩遂看罢信报惊呼道:“袁绍、袁术、桥瑁、曹操、韩馥等于外,何颙等于内,董卓危矣,大乱将起也。不知妻兄张济回归董卓部,能否助力寻找吾妻”
益州方面联军探部来报,益州牧刘焉拉拢益州人士,上年,任命益州犍为郡武阳县县令蜀郡属国人高颐出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