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走马上任(4/5)
对置的结构,但鉴于二战时期最成功的活塞式航空发动机英国的“梅林”系列发动机是v液冷,张起航沉吟了一下,终于还是决定“我个人的建议是v型、全机液冷,另外未来有可能会上二级增加,不知道伊佐托夫先生您有什么建议?”
“v型、全机液冷,未来甚至有可能上二级增压?”谢尔盖·伊佐托夫沉吟了一下,点点头“我没有问题,就按照您的意思来。”
对于谢尔盖·伊佐托夫来说,不管是采用什么结构和冷却方式,他都不是很在意,实在在他的眼里,相比于涡轮机,活塞机真的太简单了。
谢尔盖·伊佐托夫给予了自己充分的尊重,张起航也很高兴,想了想,他接着说道“我知道相比于汽油机,以煤油为动力的活塞式发动机的技术难点在于燃油的雾化技术、以活燃烧室的结构和形状,燃烧室这一块我没有什么能够给您的建议,但燃油的雾化方面,我建议您可以参考一下喷墨式打印机的技术,这东西可是连极为细小的字迹都能够打印的很清楚的。”
张起航记不清楚什么时候看过的一份资料了,大概就是国内的某家公司在开发以航空煤油为燃料的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时候,如何将航空煤油雾化好成了拦路虎,想了很多办法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后来还是谁在打印文件的时候看到单位的喷墨式打印机居然非常小的字体也能够打印的清楚,顿时来了灵感,觉得可以将喷墨式打印机的喷头技术借鉴一下,没想到不但成功了,效果还非常好,煤油的雾化效果比想象的还要理想的多。
既然有现成的参考对象在前,张起航自然不能再多走冤枉路。
听到张起航的话,这几天来意识在思考如何做好这台煤油活塞式发动机的谢尔盖·伊佐托夫,也是眼睛一亮,立刻点头道“喷墨式打印机?好的,我回去之后会仔细了解一下的。”
……………………
当谢尔盖·伊佐托夫和康斯坦丁·安东诺夫已经带着自己的团队、学生们投入到了工作当中的时候,京城,中航工业的唐副经理皱着眉头,向总公司的办公室主任问道“老任,我没记错的话,鲁省邀请的那批俄罗斯的专家已经来了吧,尤其是那位来自克里莫夫设计局的谢尔盖·伊佐托夫先生,怎么这么长时间了,我还没听到消息?”
航空发动机是咱们国家在国防军工领域最大的短板,而作为克里莫夫设计局的第二代总设计师,主持设计了rd-、tv-等多款涡扇、涡扇和涡桨发动机的超级大牛,哪怕谢尔盖·伊佐托夫现在已经差不多岁了,精力有限,不能再进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