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日本吞琉球(4/5)
往北京,寻求更多帮助。一路奔波劳顿后,他们终于抵达京城。一到北京,向德宏便毫不犹豫地直奔当时政务院秘书长李鸿章的府邸,并径直跪在李家大门前。此时此刻,恰好呆在家中的李鸿章已经有整整四年没有品尝过肉类的滋味儿了,他正与家人一同围坐在桌前,喝着那稀稀拉拉、没什么味道的菜粥。突然间听闻向德宏等人到来,李鸿章急忙起身,匆匆忙忙地迎出门去。只见向德宏满脸泪痕,身体止不住地颤抖着,他将一封长长的求援信递到了李鸿章手中。李鸿章接过信件后,仔细阅读起来。透过这封信笺,他仿佛亲眼目睹了一个即将亡国灭种的琉球人民发出的血泪控诉:“我们活着的时候绝不愿意成为日本的附庸子民,就算死去也绝不愿变成日本的鬼魂。哪怕要付出粉身碎骨的代价,我们也在所不惜!”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这个弱小国家在面临亡国危机时的悲痛愤恨以及毅然决然的态度。向德宏情绪激动得难以自持,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不断涌出,他声音哽咽地对着李鸿章说道:“琉球一直以来都把中国当作自己的父亲看待,如今我们琉球遭遇如此大难,危在旦夕,还望父亲大人能够伸出援手,救救您可怜的孩子琉球吧!”说完便嚎啕大哭起来。
向德宏的决然之举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深深地撞击着李鸿章那颗敏感而又坚毅的心灵。他被眼前这位义士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和无畏勇气所震撼,毫不犹豫地决定带着他去拜见魏宣武。当魏宣武聆听完向德宏的倾诉,并仔细阅读了那封饱含血泪的求援信后,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动。然而,此时此刻的太平天国正面临着一场罕见的天灾,国内资源极度匮乏,无法轻易调动军队出征。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魏宣武深知必须谨慎行事。尽管内心充满同情,但魏宣武明白,单凭情感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他用温和而恳切的言辞安慰向德宏,表示理解他们的困境,并对其勇敢行为表示赞赏。接着,他提议让向德宏与蔡大鼎、林世功一同进入教导营,深入学习天道教的教义和理念。魏宣武向他们解释道:“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们将更好地理解我们太平天国的信仰和追求。同时,这也是一个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机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灾荒过去,天国定会寻找合适的时机出兵援助琉球。”向德宏等人感受到了魏宣武的真诚和善意,虽然心中仍有一丝忧虑,但还是接受了这个安排。他们知道,这或许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而且在教导营中的学习也许能给他们带来新的希望和力量。就这样,向德宏、蔡大鼎和林世功怀着复杂的心情踏入了教导营的大门,开始了一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