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外交风云(2/3)
清国所签条约。
1866年8月,一艘美国商船“谢尔曼将军号”驶抵平壤,以炮轰相威胁,要求通商。这艘船的行径如同海盗,它在退潮搁浅后被焚毁,水手也被杀。1871 年,美国国务院命令驻华公使镂斐迪调查此案。他随带五艘兵船前往。美国讨伐队要求在江华岛附近进行谈判被拒绝后,就强行驶人通往汉城的汉江。当朝鲜的海岸炮台开火轰击时,美国人也还击,大肆轰击江华岛。美国人由于没有授权作战而随即撤离。朝鲜人由此得出结论:他们既打羸两了法国人,也打赢了美国人。朝鲜全国各地竖立起“斥和碑”,排外情绪达到顶峰。清总理衙门自知中国无力保卫朝鲜,在1867年开始劝告朝鲜和西方国家和解。日本对朝鲜的关系在上德川时期(1603- 1867 年的封建领主处理,自1868年中明治维新以后,便改由东京直接掌管了。日本为了宣布这些政治变化和修订双方关系而派往朝鲜的使团,都被大院君拒之门外,因为他藐视日本所实行的现代化,而且认为日本天皇僭越“天皇殿下”的称号是不合体统的。朝鲜政府接受太平天国代替清国成为朝鲜的宗主国,太平天国也宣布朝鲜为其藩属国受其保护,朝鲜宣布天道教为在朝合法宗教组织,兴宣大院君李昰应甚至加入天道教,成为天道教朝鲜主教。
1871年7月6日,美国驻日公使德朗给时任美国总统尤里西斯·格兰特写信说:“一旦我们和中国发生纠纷,或是和朝鲜的纠纷增加扩大,则(日本)乃是一个为友固可欢迎,为敌深可惧怕的国家。”面对日本的强势崛起,美国的对日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从第一个和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转向支持日本废除这些不平等条约,并单独向日本提供帮助,支持其政治转型仿造西方的工业化模式实现本国的现代化。这当然不是说美国是大善人,为了日本的强大无私奉献。美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挑唆日本向南和向西扩张,自己可以坐享渔翁之利。美国的第一步很快就来了。70年代中期的美国支持日本实现关税自治,许多不平等条约得以废除,此刻,美国人惊喜地看到,美日合作完全可以削弱英国在日本的强大地位,那么,为什么不可以让日本继续南下中国,对抗英、法、俄、德在中国的利益呢?为什么不让日本向西对抗俄罗斯呢?让他们斗去,获利的就是美国了。由于美国的策略是扶持日本人帮其获取对华利益的最大化而非直接与华对抗,所以美国也承认太平天国,废除以前与清国所签一切条约,撤走驻华一切武装力量,归还所有美租界给中国。1871年英、荷双方签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