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真致命(2/3)
过是一个助教而已,都能烧的出来,难道陆大师您烧不出来?该不会是为了奇货可居,故意故弄玄虚吧?”
这就有点忒不尊重了。
连江生也不能容忍,默默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暗骂有些人不懂的话能不能老老实实闭嘴听专家把话讲完啊。
不懂装懂还倒说专家不懂的人真的很讨厌!
没想到陆正平竟然全然不当回事儿,而是大笑了几声之后,摸着下巴说道:“这位朋友的观察力还是很好的,不过也未免太高估陆某人的实力了。
这么多年来,陆某担一个大师的虚名,战战兢兢几十载,若是真能仿制出像模像样的古法曜变盏,何不早早拿来宣传,成为这古法曜变盏第一人?
如此一来,这么昂贵的曜变盏只有我一家能做,不才是真正的奇货可居,我一人赚钱?”
那人被陆正平说得有点不好意思,默默地藏到了人群里不作声。
陆正平于是又给大家解释道:“所谓曜变盏,其实是一种类油滴盏,因为银油滴的表面被镀上了一层蓝色物质,所以呈现出犹如宇宙星空般的纹路。这么多年经过反复试验,我们终于发现了这层蓝色物质的真身。”
陆正平讲到这里特意停顿了一下,给大家留下时间思考。
江生第一时间看向爱浓,发现她并没有惊讶的神色,说明她也早已知道这个蓝色产生的缘由。
“那便是铬。”
随着陆正平的介绍,已经有人从一号厅将爱浓的那只曜变盏取了过来。
陆正平接过来一边指着一边给众人展示。
“大家仔细看,这个盏的油滴斑与大多数现代仿制的油滴斑也有不同,它相对而言上下都比较均匀,这对于窑工对火候的控制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这是其一。
其二是油滴斑与表面的铬层存在错层,据我们分析,大概是在建盏烧制过程中,釉料中的铬元素在1300℃的高温下气化,均匀地附着在盏壁周围,之后又在窑温迅速下降到1000℃左右时液化甚至是固化,最终才形成了眼下的效果。这一点同样很考验窑工对于火候和时机的掌控能力。”
“陆大师!”
有个记者举手提问,陆正平示意他发言。
记者于是开口道:“据我所知,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就有人已经仿制出了曜变天目盏,还送了一些到福建去作为纪念,后来国内外陆续有人仿制出来,如今市面上也有不少自称是曜变盏的产品,难道这些都不能说明,现在业内已经掌握了烧制曜变的技术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