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威慑(2/3)
王八活的久,这炮一看就得劲。”
没错,炮兵方队最后的主角是一门“兽驳”。
高达320的口径,使“兽驳”的炮管子看起来又大又粗。
围在四周的组合式炮塔,更是让人一眼看上去心安不少。
而位于炮塔内的明军士兵抬头挺胸,露出一个头,眼神蔑视的看着外国武官所在的方向。
由于是在广场铺设轨道,只能用马拉火车的方式拖拽“兽驳”。
“哦~上帝啊,明国人造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怪物?”
“这这口径怕是超过300了,明国人把海军舰炮搬上了陆地”
这个时间节点,能制造超过300口径火炮的国家不超过五个,而且基本都是安在军舰上的舰炮。
少数大口径火炮也会被安在海防要塞里。
但那都是固定式火炮,没人费劲巴拉的想要拉动它。
由八匹马拖拽的240重炮登场。
那粗壮的炮身,需要八匹马才能拉动的重量,让人们的眼睛不自觉瞪大。
对于这个型号的重炮,德其索伦人最有发言权。
墨奇看着缓缓印入眼帘的重炮,呢喃道:
“我就知道,明国人一定也有240口径的重炮。”
去年,德其索伦的克伯兵工厂造出240重炮的时候,向全世界大肆宣扬了一番。
老对手弗兰斯当即宣布上马自己的重炮项目,昂撒人也紧随其后,只有明帝国默不作声。
当时,墨奇就猜测明国人应该已经有了超过200口径的重炮。
果不其然,别说240,应天战场上明国人光明正大的使用了320口径的“兽驳”。
位于应天的各外国领事馆,从爆炸范围和响动上判断。
明国人有一款神秘且强大的重炮,墨奇等人都以为,明国人使用的就是眼前的这门重炮。
各国代表带着莫名的意味看着240重炮,特别是与明帝国接壤的罗斯托夫代表阿列克谢。
两国都是领土辽阔的世界大国,都是靠着陆军威慑力立足于民族之林。
而且,两国都奉行大炮兵主义。
泰西陆军中,德其索伦的大炮代表精益求精的话,罗斯托夫则代表规模。
但和明帝国一对比,罗斯托夫引以为傲的炮兵规模显得那样可笑。
阿列克谢看看炮兵方队,又看看站在城楼的乾武皇帝,不知道内心深处在想什么。
终于,拖拽火炮方队走完了。
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