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夏子乔坑我(2/3)
夏竦的言外之意。
两人一个是执掌中书,一个是枢密院事,两府的最高长官。
向来就是死对头。
夏竦也不敢明说,怕被陈执中抓了把柄。
而没听懂的陈执中在朝堂上闭口不言,让夏竦气的牙根痒痒,就觉得陈执中肯定跟他作对,所以不吭声。
他哪里知道,下朝后的陈执中,撒丫子就跑去找翰林学士,哦,不,是前翰林学士张方平。
方才包拯刚升任翰林学士,张方平现在是观文殿学士。
虽同为正三品,但明显观文殿学士已经离从二品的位置不远了。
张方平这个人得说说。
他出生景德四年公元一零零七年,家庭十分贫寒,有时饭都吃不饱,就别提买书了。
他读书的时候,都是靠借的。
要不说他是块读书的料子,据说他向别人借史记、汉书、后汉书这三本史书来读,就读了十来天,便把书还给人家。
旁人以为他只是随便翻了翻,做做样子。
谁成想,一问全记住了。
这样的本事,天生就是当官的。
在景佑元年公元一零三四年,张方平中茂才异等科,任校书郎、知昆山县。
后来,他又考中了宋朝最难考的科举,贤良方正科,被选拔升为着作郎,通判睦州,算是正式出仕了。
这有人就要问了什么是贤良方正科。
没听过啊。
贤良方正科,也叫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为科举制科之一。
属于贤良忠直类科目。
这类科目的设置,目的就是用来选拔特殊人才的。
现在懂了吧,张方平他是特殊人才出身。
特殊在什么地方,不仅会读书,博闻强记,还通军事。
就李元昊刚起兵攻打大宋的那会,很多人都在叫嚣着要弄死李元昊,弹丸之地,也敢来大宋撒野。
张方平却认为,李元昊不容小觑,应谨慎应对,不仅如此还献上平戎十策,主张屯兵河东路,轻装直进,以便快速攻入西夏本土,这样他们必要回援,可解大宋边境之忧。
你以为他只会读书打仗
不,他在经济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仅如此还曾担任过三司使,搞经济的一把好手,还曾出使过大辽,辽兴宗对他是赞誉有加。
说句
题外话。
若苏亦欣知道张方平这个人,也得感叹一句牛人。
原来不仅是顾卿爵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