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 大师兄(9/22)
看着白板上的“职场”与“校园”两个词,搓了搓手:“这是真不一样啊!”
他想了又想,说道:“但我们可以用我们现在的局面去邀请那些互联网公司的中上层,我带着几个学生去不要脸的拜访,邀请他们给出寄语或者什么鼓励之类的,只要他们的帐号有了,不管有没有实际的活动,最起码是有光环了啊!”
百晓生现在的局面是什么?
按照宋宇锋的心得,事关大学生就是一种导向,新闻报道有特别的待遇,现实事务里同样如此。
吕海颖继续这种思路说道:“虽说是光环,但只要基层员工因此进来的多了,那些中高层也同样会注意到这种情况,很可能会再折返进来,反而就真正成为了我们的用户。”
中高层碍于导向,碍于不要脸的拜访,套路式的给出寄语和鼓励,但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只要真实用户滚起雪球,这批人会被真正的激活。
俞兴用笔在白板上标出箭头,最后画了一个大圆圈,把所有的字都圈在里面。
他放下笔:“这就是我们网站完整的起步策略了。”
由战略至策略,大学生的茫然、百晓生回访前客户的信息、五个城市定向地推、职场人的趋利立场、公司中高层的考虑、由上及下、以下制上……
这是百晓生目前能使用和借用的所有资源了。
钟志凌和吕海颖看着师兄的动作和白板上的信息,彼此对视,都觉收获甚多。
片刻之后,钟志凌当机立断的说道:“行,兴哥,那我招人,嗯,这得招正式员工,另外再去名校多花钱找两个兼职,带两个复旦或者交大的学生跟着一起拜访,想必效果更好。”
俞兴笑笑,挺好。
他想了想,又说道:“你试试,嗯,我也跟着实践看看,具体能有什么情况,咱们除了让他们寄语,也可以让他们分享分享自己的成功嘛,谁不愿意聊这个呢。”
俞兴想起了抖音里的一种做视频模式,豪车、头等舱等容易遇到成功人士的场合,博主上前询问他们的成功之道和对年轻人的寄语。
这倒是有些类似。
只能说,虽然时代和形式不同,但内在是接近的。
“还有上次我在金陵参加互联网大会,月底的时候我回老家一趟,中间再去金陵一次,看看老师,顺带找找当时的组委会,看看能不能拿到更多高层的联系方式。”
“只要我们有了一定的基础,炮轰互联网婚恋这类手段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不然,用户就直接被报道分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