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文会之邀(2/3)
习一遍,为将来的封圣打下更为坚固的基础。
无论是对广大读书人,还是对于自己本身而言,都有着很大的好处。
杜宁现在已经是儒道大儒,不再是初出茅庐的学子,以大儒的名义讲学传道绝对有利于自己。
洪黎说道“虽然杜君的华夏新律在我们岚州城已经有了显着政绩,但是在诸国文坛之上,依旧有许多读书人对您的圣道思想有所误解,您如今已经是拥有浩然正气的大儒,窥探到了圣道门径,可以说是半只脚踏入圣位的读书人,只需要一个契机,就可以顺理成章封圣,这个八月十五的中秋文会,正是一个弘扬您法家圣道心思想的机会,或许,您的法家圣道新思想还不够完善,若是其中有什么错误的话,也可以通过这一次的讲学传道,将那些不足之处给找出来,从而为您的封圣打下更为坚固的基础。”
在岚州,洪黎是最为推崇华夏新律的大学士之一,每当杜宁有在文坛上更新新的内容时,洪黎都会在文院中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杜宁的华夏新律。
而洪黎自己也拜读过华夏新律,从中领悟了许多道理,获益颇丰。
杜宁轻轻点头,也认为洪黎的话说得有几分道理,自从在岚州上任州牧以来,杜宁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法律改革之上,已经很少参加文会之类的活动。
现在听到洪黎邀请自己去参加岚州城的中秋文会,通过讲学传道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华夏新律,让杜宁对曾经参加过的一些文会产生了些许怀念之情。
文会,是读书人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竞争文名的地方。
洪黎邀请杜宁讲学传道,除了让杜宁完善法家圣道新思想之外,也能够借此机会宣扬一下洪黎的文名,也算是洪黎个人上的私心。
别看洪黎如今已经成了岚州文院的院君,可是出了岚州城以后,到诸国其他地方提及洪黎的名字,恐怕没有多少人知晓他是岚州文院的院君。
作为一个读书人,弘扬文名也是无可厚非。
只要不是用极其卑劣的手段,通过用损毁别人来抬高自己的方式弘扬名誉,能够让更多人在文坛上知晓你,那也是一种本事。
“感谢洪先生的邀请,八月十五那一天,我一定会前来文院参加文会,并以大儒的名义向诸国读书人讲学。”
杜宁几乎没有犹豫,欣然答应了洪黎的邀请。
能够普及华夏新律,就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法家圣道新思想,那
么对于一些比较错综复杂的案件,都可以利用华夏新律的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