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苟富贵不相忘(3/6)
个师出有名。
大楚势大,又拥有舆论霸权,我们说柴崇在交趾,那他就在交趾!
这理由,可比后世那管洗衣粉合理多了。
可明白是一回事,接受却是另一回事,陈景彦一听陈初又打算对交趾用兵,当即道:“陛下,自打阜昌十一年,齐金河北交战以来,我朝连年用兵,如今国朝新立,天下甫定.当休养生息,再图后谋。”
在文官看来,如今大楚的版图已经够大了自周立国,便未再染指的河北路不但归了大楚,沃野千里的辽东也已纳入版图。
那西夏如今已成了空架子,太子在临安为质,东京大败后拼凑出的最后一点军队,也被陈初强留下来分别驻在辽东和河北。
郑国公所率的数万大军,至今仍驻守在西夏都城兴庆府照此下去,用不了几年,西夏去帝内附、变国为大楚州府,几成定局。
这么大的地盘,还不够么?
要知道,一直打仗对诸军将领最为有利,比起周国时文官稳压武夫一头的状况,大楚内部的文武已达到空前平等地位,若再让军将的名望继续涨下去,以后武将不得像早年文官欺负他们那样欺负文官啊!
除了这一层原因,还有另一桩事陈景安此次南来,便是受了众同僚嘱托,劝陛下不要继续在临安盘桓了,当早日回京。
可一旦南境战事再起,为了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便于指挥,陈初很可能继续留在临安。
这对于唯恐陈初迁都的东京众臣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
面对陈景彦的劝说,陈初斩钉截铁的回应道:“朕意已决!”
随后又意味深长道:“柴崇一事,朕本可不告诉诸位,只说朕已收到情报,柴崇逃去了交趾即可。但朕主动讲出来,便是不想君臣之间有所欺瞒”
历来,臣属对开国之君所能施加的影响便不大,陈初平日礼贤下士、从谏如流,那是个人修养,也是他对各位重臣的尊重。
可一旦他下定了主意,便只需大臣执行就是了,多年来,在他面前玩卖直沽名那一套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
当年的陈景安阻挡不了宣德门事件的发生,如今的陈景彦自然也劝不住陈初谋图交趾的决定。
延德殿内,因此时并不算太融洽的君臣奏对而安静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陈初忽而叹了一声,罕见的耐心解释道:“颍国公方才说的不错,自阜昌十一年淮北军出征河北,七年来,朕同麾下将士便枕戈待旦,征战不断.”
说到此处,陈初顿了一顿,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