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虎头的兄长又是谁?(1/7)
七月初二,晨午巳时。
蔡州百花巷。
按说,此刻远未到勾栏开始营业的时辰,但蕴绣阁后院却响起了飘渺琴音和婉转歌声。
“白云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围蝶风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梅瑶一曲罢了,厅内仅有的两名听众陈初和蔡婳同时鼓起了掌来。
“梅大家,一夜之间便能将这首临江仙练的通熟,且能唱出其中真味,果然不愧大家之称啊”
陈初抚掌赞叹,梅瑶起身一礼,站着回道“奴家低微技艺,与王爷才情相比,几如荧光对皓月。一首曲一夜练熟不难,但世间能在数十息内便作下这上上之词的人,奴家只见过王爷一人”
这说的是昨日傍晚之事。
淮北立志要将蔡州打造成天下经济、文化、娱乐中心,每逢夏秋季节,各类展览、交流会议层出不穷。
昨日,由淮北文学院和博物院联合举办的华夏起源学术会议,在韩昉和李易安的主持下正式开幕。
此会议聚集了齐周两国大量钻研史学的大家和金石专家,傍晚的晚宴便安排在蔡州最好的会所,蕴绣阁白玉堂。
参宴的,不但有陈初、陈景安兄弟、张纯孝、折可求等齐国中央地方高级官员,便是滞留在蔡州商讨齐周边境冲突的陈伯康、周国兵部尚书王舒,也穿便装以私人身份赴宴。
文人嘛,凑在一起总免不了撩骚。
酒过三巡后,便请出了刚好游历至此的齐国最负盛名的梅瑶弹奏几曲。
梅瑶之所以出名,一是因为琴色双绝的基本素质,二,则是因为早年楚王那首卜算子赠梅瑶。
席间,有好事者提议,请楚王再为梅大家作词一曲。
随即引来一众人的起哄起哄之人心思各异,有人真的只是为了风月趣事,但更多的人却是不服气
近年来,阿瑜为帮陈初立声威,将他所作诗词整理出版,其中不乏碾压当代的作品。
可外界多有传闻,楚王于学问一道并不精通,许多人都不信这诗集真的出自楚王之手。
再者阿瑜自小有才女之名,便有人怀疑,这诗词集乃是阿瑜代笔所作。
于是,半推半就下,陈初只用几息思索,便吟出了这首临江仙柳絮赠梅瑶二。
此词一出,场间再无人质疑了词中虽和眼下盛夏季节不符,但结合梅瑶身世,却又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