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老陈的白月光(3/7)
风险需要官府替他们分担,所以农研所免费发放酵母菌粉、乳酸菌液前者可促进禽畜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缩短出栏时间;后者可改善禽畜肠胃,增强抗病力
外地缺的何止是鸡苗他们还缺量大易得的饲料,缺农研所,更缺楚王、我大伯这般无微不至关心百姓的官员
有了以上条件,外地卖七十至百文的母鸡,才能在我蔡州因养殖量大、出栏时间短导致鸡价跌到四五十文一只。有了便宜鸡,你才能吃到九文一个的汉堡”
一通分析下来,陆元恪听得一愣一愣的,虽然只是半懂,却不碍陆元恪佩服道“英朗,你懂的真多你是从哪里看来的”
陈英朗神秘一笑,道“你知道嘛,当年楚王还是名桐山小吏时,接手了一个叫鹭留圩的村庄哦,就是那汉堡店东家的村子”
陈英朗指了指远处的店铺,接着道“单单一个小村子,楚王就洋洋洒洒写了万字的调查报告。这是楚王的习惯,每到一地皆是如此。我堂妹嫁入王府后,帮楚王整理了一番,出了一本杂集内里包罗万象,有详实的调查报告、有楚王随手作出的诗词,还有一种叫做辩证法的”
陈英朗一时不知该如何形容这个东西,陆元恪却道“辩证法楚王这是要著书立说么”
陈英朗先摇摇头,随后却又点点头,似乎自己也没想明白,只得含糊道“我正在研究,好像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法子,总之很高级”
“英朗,让我手抄一本吧”陆元恪期待道。
陈英朗却稍一犹豫,那本杂集里的内容太过丰富,甚至有几篇的抬头是民族认同之二三要义、发动百姓的基础条件、解放思想和物质条件的关联
标题相当惊悚,就连陈英朗也有想不通的地方,倒是阿瑜对这些东西钻研颇深,私底下曾玩笑一般说过一句,此乃屠龙之术。
至今,这杂集也只在陈英朗、蔡思、徐志远等淮北顶级二代们之间流传。
就算是给陆元恪看,也需先将那些敏感内容去掉才行,这么一想,陈英朗回道“待回了蔡州,我给抄几篇看看”
“好”
“走吧,那鸡汁素肠罐头厂的批文下来了,嘿嘿,咱找魏明甫去,拉投资”
说起这个,陈英朗又兴奋起来。
因蔡州场坊已趋近饱和,招工越来越难,某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场坊都有外迁计划。
想让这些项目落户在自己治下的人,可不止陈英朗一个。
是以,自从数日前阿瑜和楚王从东京返回蔡州,陈英朗便不厌其烦的跟着陈初,纠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