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少年郎,愈挫愈勇!(2/7)
有点将门虎女的意思,二郎还在学堂时,她时常带着女娃和男娃中的话事人杨二郎对着干
总之,十六岁的二郎正处在既敏感,又想极力证明自己的年龄。
想到回去会被女娃娃嘲笑,那感觉和天塌了一般
无颜面对淮北父老啊
“哎,陈大哥说过,不管甚岗位,都是在为淮北父老出力嘛。”
小乙颓唐安慰一句,可这话,连他自己都不信同样是出力,他想去战场上挣军功,不想整日做些烧火煮饭的活计。
二郎正想说些什么,抬头却见远处蹒跚走来一名健硕汉子。
那汉子穿着齐国制式军衣,左臂有伤,颈间同样系了条红巾这是淮北军唯一区别敌我的方式。
二郎赶忙擦了擦眼泪,远远便招呼道“这位大哥,怎一人跑来了此处和军中袍泽走散了么”
露天灶房,位于城北酸枣门内的一片空地上,因戒严百姓暂时不允出门,而孟队将又带队在外围巡逻,此时此地反倒没什么人了。
起初二郎以为遇到了兄弟部队的走散军士,才招呼了一句。
那汉子先警惕的四下看了看,而后径直走向了锅灶旁,盯着锅内冒着香气的肉粥,嗯了一声。
算是对二郎那句和军中袍泽走散的回应。
见此,二郎不由多看了对方两眼,目光在对方大臂箭伤上停留了几息,随后憨厚笑了笑,帮他舀了碗粥,“鏖战一夜,大哥饿坏了吧,先吃碗粥。”
汉子点点头,接过粥碗,躲到一旁的树荫下,不顾肉粥烫嘴,大口吃了起来。
直到此时,二郎才悄悄靠近小乙,低声道“小乙,这人不对劲”
“嗯,我也发现了他不愿讲话”
淮北军将士,九成九都是淮北人,这人颈系红巾却尽量避免说话,难道是担心口音问题
二郎点点头,道“并且,他大臂上的箭伤,好像是咱们淮北手弩那种短箭所伤。”
能被淮北军伤到,便说明此人和淮北军交战过。
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出了兴奋神采。
这便是少年心性,遇到可能的麻烦,首先想到的不是危险,而是建功
“我再去试他一试”
“小心些”
“放心。”
二郎应了一声,弯腰从锅灶下拿出一块方便面面饼,笑嘻嘻走了过去。
那汉子方才见两人交
头接耳,已起了警惕,此时双目炯炯的盯着越走越近的二郎,停下了进食的动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