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金子诚,天之道(1/6)
第286章 金子诚,天之道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陈大哥,好词啊此词一出,天下再无元夕词”
正月十八,蔡州留守司官衙,前来参加留守司集议的颍州飞虎军指挥使辛弃疾拿着一份前天出版的蔡州五日谈,高声朗诵后双目泛红。
坐在上首的陈初颇为不自在的摸了摸鼻子。
“坦夫,俺们初路安侯这首词果真很叼么”从寿州赶回来参会的吴奎见小辛如此激动,忍不住好奇问道。
“自然是叼爆了”
经常和陈初待在一起的人,嘴里总喜欢学他说些奇奇怪怪的词语。
为了向在座一众不懂诗词之美的粗坯们科普陈大哥到底有多叼,小辛以现身说法举例道“吴虞侯,这么说吧,若我今生能作出大哥这般水平的词作,吾宁减寿十载”
“哎呦”
吴奎、长子等人着实听不出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何妙处,但小辛说了宁愿少活十年来换,那俺初哥儿绝对牛逼到家了
坐在下首第一位的陈景安不住捋须颔首,看向陈初的眼神不由又热切几分。
他便是陈初此次写词的始作俑者。
正月初十后,大齐七曜刊报馆九人、陈景安邀请的北地大儒韩昉、董习等人携学生子弟陆续抵达蔡州。
一时间,蔡州城内的士子学究随处可见、诗会雅集络绎不绝。
陈景安早有耳闻路安侯能作诗词,此时文人咸聚,自然不肯放过这个为陈初作形象建设的机会。
喜欢以武犯禁的一地军头,天生被士人所警惕、不喜,除非这个军头也有文人背景有文化的军头多少可以算作自己人,自会让士人在心理层面亲近一些。
于是,正月十四那日,陈景安将自己和陈初关在值房内,说甚也要让后者趁上元节之际作一首新词来。
然后,就有了这首青玉案元夕。
陈景安原本还想着帮陈初润色一下,可见了此词,强行忍住了拜后者为师的冲动
尼玛,如此质量词作,别说陈景安、便是齐周三甲子内也罕有可与之齐肩的作品。
改任何一字,都是对这首词的亵渎
前日,青玉案元夕在五日谈刊印,一时洛阳纸贵。
每期五千份的报纸售罄后,有些没来及购买的读者,以原价十倍、甚至二十倍的高价从读者手中回购报纸。
更让人始料不及的是,从昨日开始,不断有士子前来留守司官衙递上拜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