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4/14)
左想右想,想不明白,难不成要找一本周公解梦看看?
就在夏天拿起铁石锁开始锻炼的时候,忽然脑袋里“灵光一闪”!
他回屋看了看日历,4月26日——难道是二毛那块的核电站?切尔诺贝利!
没错,应该没错了!
看来自己这小蝴蝶的翅膀,还扇不到欧洲大陆去啊。第2/2页)
要不然买胶卷也是个难题。
夏天和米兰分别给小旭和张莉回信。
夏天给小旭的信中溜了一首小诗:
《幽兰》
敛身幽谷远尘埃,
天光云影任徘徊。
不须天风来相催,
自在花儿静静开。
给张莉的信中,写了一首歌——《涛声依旧》。
当他看到照片中寒山寺时,就想起了《枫桥夜泊》,然后就响起了这首歌的旋律。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
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
许多年以后才发觉,又回到你面前……”
……
之后的日子,倒也没有什么值得耗费笔墨的,不过夏天却看到了一部电影。
整个学校的同学老师一起,几乎包场一样,在大礼堂中观看的。
这部电影叫做——《血战台儿庄》!
关于这部电影,或者说这部分历史,实在是让人不忍回忆,仿佛每一个角落都泼洒了先烈的热血。
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最为真实、最为惨烈的战争电影。几乎让现场的师生们个个眼眶含泪。
这部电影好些年前就因为周总理的嘱托而开始准备了,经历了不少挫折,终于面世。
据说审核单位在看过样片后,宣C和统Z单位的意见不一致。
有人说,宣传果D抗战可以,但不能太过,这个片子就过了,所以不做“大手术”不能公映。
但最后还是通过了,承认了果D也是做过巨大贡献的。
会战结束后,日寇拒绝承认战败,他们认为这只是一次战略撤退。也有日本史学家认为,台儿庄战役不过是把徐州的陷落时间推迟了两个月而已。
当时担任驻华武官的美国上校史迪威不这么看。
他本来对中国的抗战抱有悲观的态度,但是经过台儿庄一战,这位日后的四星上将改变了看法——“中国可能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普利策奖得主、历史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