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5.第785章 合作开发(5/9)
心素的观点。
“广东李家已经去了”许心素转而问起了另一个他所关心的问题。
“李家的码头已经在施工了,不过他们的人手不多,工程进度较为缓慢。若我们抓紧时间,还是能把先机抢回来的。”董烟云应道。
许心素默默地点了点头,这事他其实不用问就能知道,若不是李家先去了,董烟云哪会用得着这么风风火火地赶回来,还签了这么一份细节并不完全的协议草案。
“你今日便去帐房上支两万两银子,让二叔在漳州本地选一批工匠,尽快启程。”许心素很快就做出了决定“一应所需,你都可自行决定,事后将清单呈报上来便是。广东人虽然动作够快,但他们补给不便,调配人手也没我们方便,先放他们进场,这大概也是海汉人有意在找平衡。”
安西摇头应道“你要的地皮比李家多,回头他们肯定也会再来找我拿地,势必想着要压住你家的风头。以海汉跟福瑞丰的合作关系,你说我给还是不给给了之后,你又待如何”
广州府李家与海汉之间的渊源,董烟云自然是知道的。当初海汉人初到胜利港,最开始跟海汉人做买卖的,便是李家旗下商号福瑞丰在崖城的分店。而之后海汉主持的所有商业活动,福瑞丰几乎都有份参与,在利用海汉的生产力不断赚取财富的同时,也帮助海汉在大明两广一带打开了市场。双方合作的生意数不胜数,民间也将李家视作海汉在大明的头号代言人,凡是海汉能给予合作伙伴的优惠扶持政策,李家一项都没漏过。
在这样的关系下,海汉给别家的待遇,李家自然也能享受,批给许心素多少地皮,也不能亏待了李家。这两家要是攀比起来,那肯定就没完没了了。这个道理并不复杂,安西点了两句,董烟云便明白了。
“那既然如此,还请安总给予同等条件。”董烟云也不是不知分寸的人,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其实一百五十丈长的码头加上六十亩地皮已经着实不少,要知道他当初在三亚谈下来的专属码头,也不过才三十丈加上十亩地而已,如果不是有李家这个范本,董烟云原本是打算照着以前的拿地标准来谈的。
这当然没什么问题,钱天敦安排董烟云来高雄港考察,原本就是要拉许心素入伙。这么大的一处港口,要是没有大量的海商参与进来,光靠海汉自己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建成规模。而安西卡着资源不肯一次性批给这两家太多的地,就是怕他们为了彼此攀比而力有不逮,拿了地却无力进行开发,那就反而会拖慢港口的整体建设进程了。
一个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