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第776章 商定细节(2/9)
传递到位,对于李奈这种分分钟几百上千两进出的土豪来说,花个百十来两银子就能省下好几天的时间,这买卖简直划算得不得了。
“除了场地之外,还需要从广州本地招一批人。”施耐德仔细给李奈解说道“我们这边出的人主要是负责采编消息,组织印刷、发行,但具体做排版、印制、贩卖这些体力活的人,还是从本地招人比较方便。”
“这也没问题。”李奈点点头道“李家庄书院这几年里一直开办有扫盲班,识字的人也多了,用自己人比较安心一点。”
“听宁崎说官场上的关系你们会出面去打点,这方面你比我专业,我就不班门弄斧了。”施耐德笑道。
李奈连连摆手道“施总这话真折煞我也,我这点手段,还不都是跟着海汉各位首长学来的。”
李奈这话还真不是刻意谦虚,几年前他刚开始和海汉人接触的时候,还是刚刚弃文从商的半吊子,对于人情世故、利益纠葛方面的事情也是懵懵懂懂。不过后来经常混迹于驻广办,跟施耐德、何夕、马力科等人都十分熟悉,而这几个人全都是在商场官场社会上打拼多年的老油条,各种花式套路层出不穷,李奈跟他们混在一起的时间长了,自然也是有样学样,慢慢也学会了不少手段。
施耐德正色道“现在负责广东事务的马力科马主任,跟你也是老相识了,他虽然不是干宣传的出身,但政策性的东西还是拿得比较稳的。关于报纸经营方面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就近找他讨教。”
李奈应道“这事我放脑子里了,待回到广州,第一件事便给马主任派帖子请他吃饭。”
施耐德笑了笑,转移话题道“办报的事情就先说到这儿,接下来说说台湾的事。嗯,大员岛在我们的地图上一直标注为台湾,这你也是知道的。”
“知道知道,其实叫什么名字不重要,地方在谁手里才是关键。”李奈笑嘻嘻地应道。
李奈这话已经说得相当本质,最早抵达台湾岛的西方殖民者将其称之为福尔摩沙,意即“美丽之岛”。但隔海相望的大明并不使用这个称呼,民间称台湾岛北部为“鸡笼”,称西海岸为“北港”,称南部为“大员”、“台员”、“台窝湾”等等,官方也有称其为“台湾”或“东番”的提法。但真正大陆政权拿下这个岛屿并将其正式命名为“台湾”,其实是在清朝年间的事情。而目前这个时期对于这个与福建隔海相望的大岛,不管官方还是民间都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冠名。
李奈做了那么多
关于台湾岛的功课,自然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