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第381章 心急火燎(7/11)
了,加班加点在赶工造战船,哪还能抽得出人手调到我们这里来做事。”
厉斗却不依不饶道“这可不光是我的事情,你想想,这些船修好之后,执委会是不会有兴趣把它们收回三亚去的,最后肯定都会划给我们这边使用,到时候不管用来打渔也好,运货也好,输送移民也好,甚至你拿去当巡逻船用,总之都能派上用场,修理期拖得久了,吃亏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行了行了,你别说了,你现在跟我去见王汤姆,要找执委会拉援助,那还是由他出面更合适一些。”陈一鑫面对厉斗的不依不饶只能认输。
王汤姆虽然并不是执委会的执委委员,但他现在是海军总指挥,军委第三把手,说话的份量可比陈一鑫、厉斗他们这些中层管理人员大多了。而且在这次的军事行动结束之前,王汤姆作为战区最高指挥官,拥有万山港所有事务的最终决断权,同样的事情如果是由王汤姆出面向执委会提出要求,那获得的效果肯定会有所不同。陈一鑫自知人轻言微,但厉斗一番话的确也说动了他,如果万山港能多个十几条船可用,那么今后可以从事的业务也会比现在增加不少,抛开经济上的收益不论,至少能让岛上的生活环境得到一些改善和加强。
不过当他们找到王汤姆,将事情汇报之后,王汤姆的态度却并不是很乐观“这个事我可以报告给执委会,但你们也不要对此报太大的希望。第一,胜利港造船厂现在的确是忙不过来,未必能抽得出人手支援万山港。第二,这次我们虽然是打了胜仗,但花费可也不小,缴获的东西又值不了几个钱,如果让大本营再负责这些船只的修缮费用,在执委会那里恐怕会被卡住。第三,万山港这地方实在太小,港湾内也不太好修建船坞,要在这地方搞船舶大修不太现实。”
王汤姆的回答无疑是给两个毛头小子浇了一盆凉水,尽管他们对于如何建设和完善万山港有着诸多的设想,但现实却未必会按照他们的意图发展。特别是在物资和人员的投入方面,万山港的劣势其实也很明显地方太小,很多项目根本就没法布置在这里。
当然万山港在规划的时候就没有被定位为一个大型基地,说白了选择这里也只是在目前阶段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过渡性选择如果实力足够,那么军方肯定会选择开发前景更好的香港岛地区。今后随着海汉军力的逐步增强,珠江口据点也迟早会有变动位置的一天,现在在大万山岛过多地投入资源,对执委会而言并不是一桩很合算的买卖。
交战这天正好在万山港的外来商船,基本上没有在交战过程中遭受太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