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二元制中学(2/3)
到位,顺带把中学教育作为东非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
恩斯特总结道“东非的义务教育应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具有普遍性的小学教育,每一个东非孩子都必须强制接受,学制为五年,然后是二元制的中学教育,也具有普遍性,但是两者区别在于成绩优异的学生为深入大学做准备,而成绩一般的则为进入社会做准备,学制同样是五年。”
让学习成绩一般的中学生,毕业后直接流入社会,不是恩斯特不重视教育问题,而是因为当今时代的特色就是如此。
以比利时为例,1842年一家棉纺厂雇佣的童工59岁比例是1,历史上到1879年,这个年龄段的童工人数涨为9。年龄更大一些的童工1014岁,在1859年就达到了34的比例。
当然,比利时这种国家毕竟会特殊一点,毕竟利奥波德二世确实是比利时仁君典范,在对比利时实现工业化方面确实有些成绩,而粗暴工业化牺牲的就是比利时妇女儿童进入工厂和矿山。
普鲁士就比较特殊了,虽然普鲁士推行义务教育,这就使得适龄儿童可以在学校完成小学学业,但是初衷就比较奇葩,因为童工进入工厂导致军队的后备不足,普鲁士出于军事上的考虑颁布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工人保护法。规定10岁以下童工不得受雇,16岁以下不得工作超过16个小时,嗯,很符合普鲁士军国主义的风格,但是不管怎么说,结果是好的。
当然,德意志之前是松散的,各个邦国有自己的法律,普鲁士统一德国后,俾斯麦就开始着手德国立法工作,将普鲁士的法律推向整个德国,同时完善之前的法律法规。
相比较而言东非的孩子都是比较幸福的,东非王国从殖民地时代开始就制订了严格的法律,禁止七岁以下儿童参加社会性劳动,七岁以上儿童则必须参加义务教育。
东非小学为五年制,等他们毕业时至少已经十二岁,其中成绩优异或者提前完成学业的,还可以由教师提名参加王国的每年两次的统一特招考试,然后赴欧洲留学。
所以第一批东非官方留学生虽然才五百人,实际上之前特招时已经有极少数学生提前出国学习,不过人数只有四十三人,这批人也就是传说中的天才。刨除掉这部分人,剩下的八百六十二人中有三百一十七人直接进入黑兴根军事学院。
剩下的则是一些学生,因为体能或者性别女生等原因,无法直接进入黑兴根军事学院,所以需要在第一镇市小学留级,等到第一镇市中学完
工后,再进入中学学习,而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