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胆大包天的异类(2/5)
东城,某条胡同,某座四合院里。
李建昆在等863计划统筹部的通知。
两人睁大眼睛,皆是暗吸凉气。
“他不就是特区华电公司的一名管理者吗?用资本社会的话说,叫职业经理人,他怎么敢做那些承诺,如此大放厥词?你们信吗?”
调一拨新人过去,同在一个工作环境中,他们要是仍拿着百来块月薪……
他话虽然没说完,但意思,赖中民以及他身旁的二位,显然都明白——
电话那头解释道:
“赖叔,您有所不知,港城这边鱼龙混杂,很多大富豪都未必是本地人,东南亚的一抓一大把,查户口查的只是普通民众,富豪圈里可没人在乎这个。
《创业家》杂志社的职工们,随着杂志销量的不断攀升,忙得昏天暗地,周末仍然在加班。
见两人相视而望后,都露出古怪表情。
……
沈红衣礼拜天休息。
搞乡镇和私人企业,难度非常大。
沈红衣拍了他一下,被这俏皮话逗得咯咯笑,遂想起手头有篇稿子:
“嘿,你知道联营吗?”
设备都是国企淘汰下来的,技术是周末请城里师傅偷偷教的,市场是国企不屑于要的。
“什么呀,明明才刚出来。”
“是啊,华电拥有的基础摆在那儿。尤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这个项目,人家能拿出现成的技术。让李建昆来主导这两个项目,应该会是整个863计划中最先出成绩的,意义重大呀。”
“而且人家还不要钱,自行承担所有费用,这能节省下来两个项目的资金,能极大缓解财政压力啊!”
“这两个项目如果交给我负责,项目。”
真是财大气粗啊!
这时,赖中民盯着李建昆,突然质问:“这些事伱能做主?”
难道特区华电芯片产业园内诞生的科研成果,华电集团还不能染指?
道理都说不通。
李建昆顿了顿,收敛笑容,正色道:“不过,对于有创业志向的人,或者想把乡镇企业做大的人来说,这至少是个机会。
目前华电研究院里的科研人员,待遇参照的是国际标准。
沈姑娘鼓鼓腮帮子,嘀咕了一句“你的消息可真灵通”。
“由特区华电公司
来承担费用?建昆同志,有件事我可能要跟你强调一下,863计划是务必要搞出成果的!计划目前还在筹备阶段,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