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早安社祸事(2/4)
别问他情报哪来的,正如强哥说的,好歹在燕园混了一年半,他在文学系可不光认识一个徐庆有。
徐庆有也是文学社的,不过这货挺会爬,是校文学社的,也就是五四文学社。
“同学,真不招,大家太热情,我们一开放招新,名额瞬间招满。你说前两天对吧,你等等,我查查。”
眼镜翻出一个名录薄。
李建昆看着他的手指,一溜下滑,滑到沈红衣的大名上。
“哦,前两天是招了一个,看这名字,我记起来了,是个大一的学妹,她不同,她属于特事特办。”
“怎么个特事特办”李建昆问。
眼镜解释说,沈红衣是武汉人,就读的是武汉最好的中学,前两年77届78届,武汉大学从这所中学招了不少人,这些人中又很出了些人物。
目前珞珈山文学社的主要负责人,就是她中学时期的学长,对于同样品学兼优的她,并不陌生。
而北大早晨社,当下正在策划一件大事,联合全国十三所大学的文学社
中山大学“红豆社”、人大“大学生社”、北广“秋实社”、北师大“初航社”、西北大学“希望社”、吉大“红叶社”、武大“珞珈山社”、杭大“扬帆社”、杭师“我们社”、南开“南开园社”、南大“耕耘社”、贵大“春泥社”。
以及北大“早晨社”。
共同创办了一个新刊物,叫这一代。
这一代第一期,则由武大珞珈山文学社负责制刊,包括印刷、装订、打包、寄送等诸多事宜。
量大,特繁琐,需要人专事沟通。
珞珈山那边来信,推荐了沈红衣,熟人熟路,外加这姑娘文学造诣也不浅,早晨社便特事特办,邀请她入社了。
没错,邀请。
李建昆听完眉头紧锁,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
“那你们下一次招新是什么时候”
“不好说。刚才跟你讲这么多,你应该也明白,创办这一代的重大意义,目前我们全社的精力都放在这上面。”
李建昆挠了挠头,这尼玛,等都没个盼头啊。
“那啥,同学,你们创办这么牛的刊物,缺资金吗”
眼镜愣了愣,不明白啥意思,实话实说道“之前是缺,各种找钱,现在好不容易凑齐了,武汉那边已经开印。”
说到这里
,眼镜露出一抹难掩的自豪。
这一代凝聚了他们太多心血,总算盼来问世,十三所院校文学社的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