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儒道奋斗记(六十六)(2/3)
丞相将手中的文书一扔,起身走出书房,异常活跃的天地元气让他心头一紧,“备车。”
“是”
“今日是那位大儒进宫面圣了”丞相步子迈的极大,走起路来就像跑步一样,旁边的下属腿比较短,要小跑着才能跟得上。
“并无”下属连忙说,“刚才几位尚书派人来询问这件事情,属下便专门打听了一下。”
丞相脚步停顿一下,那是谁引起的
就在满城文士往皇宫方向汇聚时,处于深处文气中心的人,自然也发现了问题。
皇帝和秦臻早已闭目诵读起儒家经典,好借助这风口浪尖的优势冲击下一层文位。还别说,如此浓郁的文气,加上一片片辞藻华丽,意蕴深刻的文章,让他们对经典,既诗文的理解更上一层。
至于让褚凝嫣停止誊抄,他们也不是没想过,但沉浸入诗文的褚凝嫣,压根听不到外界的声音。
皇帝不只一次庆幸,这次异象发生在了御书房这个位置,天下文士就算心有疑虑,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三百首古诗,一两个时辰时抄不完的,所以丞相们进宫求见皇帝时,褚凝嫣还在抄写,御书房的文气也多得不可视物了。
听宫人禀告,来的都是大夏朝的肱骨,皇帝也不能随意借口不见,只能离开御书房到旁边的宫殿接见他们。
“陛下,御书房的文气异状是何缘故”一路上他们已经打听清楚,今天除清郡王,刘家大郎外,并无其他人进宫。
“一件文宝。”皇帝想了想,觉得用文宝形容最为恰当。
“文宝”众人面面相觑,关于引发如此大动静的源头,他们也有所猜测,不过更多倾向于大儒成圣,却从没有想到是文宝。
什么文宝能有这样惊人的文气“难道是文圣文宝”众肱骨们目光灼灼地直视圣颜。
皇帝微微颔首,“相差不远矣。”
“陛下,敢问是和人呈上这文宝”既然是文宝,那就不存在利益争夺了,况且,文宝已经献给皇帝。
当然其实谁呈上的文宝,也不那么重要,了解了也好有个准备罢了。
“刘恒。”皇帝也不隐瞒,本来就是刘恒的东西,现在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将文宝献上,不是很合理吗
“刘恒”
“诗仙刘恒”热爱诗文的肱骨们对刘恒这个新晋文士,还是非常欣赏的。他的好多首诗词,都被他们反复品读。有
时候甚至会代入作者身份思考,对方如何写出诗词。
然而他们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