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谋国还是为国谋(2/25)
以,工人不缺工资三千的工作,只是工作在长安,不在自己的郡县。
倘若有一个很好的工作在自己的郡县,工资少点,他们也能接受。
但不可能少太多。
而煤炭卖多少钱,是要看市场愿意用多少钱买煤炭。
同关煤矿是要从一个聚合的大型公司,变成很多个分散的煤矿公司了,在整体上竞争不过同关煤矿,却可以在地方上和同关煤矿竞争。
但问题是,你不愿意接受长安的低价订单,有的是煤矿愿意接受。
所以,煤炭的价格即将开始暴跌了。
当初,霍海故意给工人高工资,其实当时不给工人工资他们也能干,能吃一口饭,他们干的比谁都起劲。
而当初煤炭其实可以卖更高的价格,只是当时霍海觉得这个价格有利于发展,就定了这个价格。
现在,煤矿价格即将爆降,工人工资却不会怎么降低。
以前的同关煤矿,利润和薪资比例,几乎百分之十!
同关煤矿花了海量的金钱研究各种科技,提高工人待遇,进行厂区建设。
在这之后,利润依旧超高。
而现在,他们去开矿,第一需要批文件,第二需要和各地本来就已经有了的小煤矿再竞争,第三需要买地,第四需要给工人持续开高工资。
第五,产煤的地方越多,煤价格越低。
但,他又不是没利润,他有得赚。
到时候,煤矿对比其他行业,那叫一个‘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不过,这并不影响煤矿在现在的大汉工业体系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
因为地位高的是煤矿行业,不是某个煤矿。
所以,这是一场钓鱼执法。
霍海要把大贵族们有钱投资的大商人们,整去学习长安的循环。
但是,长安已经形成了超级恐怖的虹吸效应,注定了其他地方完不成大循环。
而有资格完成大循环的五都加三港加陇西、怀朔,已经被提前布局过了。
大商人们的精力,头脑,野心,贪婪,才是下一阶段大汉的驱动力。
接下来,开展的商业,利润会很微薄。
为了扩大利益,大商人们只能在地方上继续扩大生产,以量取胜。
扩大生产,就需要工人。
工人需要居住。
居住就需要城市化。
城市化过程,就是大汉的内驱动力,往外扩张,就是大汉的外驱动力。
霍海有信心如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