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降横财(2/4)
一个木箱子。
箱子里面放着不少的刀剑,这些刀剑不知道是涂抹过什么保护油脂还是咋地,居然没有生锈。刀刃雪亮锋利。
在这一箱子刀剑的最上面,放着一个长盒子。
戴红旗好奇地打开盒子,立即看到了盒子内放着两把长剑。
长剑不出奇,出奇地是长剑的剑身上,有着分别刻着几个古朴的篆字。
戴红旗仔细地辨认地半天,依稀认出是干将,莫邪这四个字
“干将,莫邪”
戴红旗惊讶万分,这这是那两柄传说中的古代宝剑么
干将莫邪乃古之名剑,古书上曾经专门记载过。
其实干将既是人名,也是剑名。
这四个字作为人的名字,最早的文献记载在汉代刘向列士传和孝子传中。后来,战国策和晋书中也曾专门提及。干将,是春秋时吴国人,是楚国最有名的铁匠,莫邪是他的妻子。
历史上流传的有关干将、莫邪的传说很多。
不过最为著名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传说春秋时期,赵国出了个著名的铸剑师叫干将,再加上越地盛产质优的金铁来铸剑,所以当时以赵国剑最好。
干将与欧冶子共同拜师学铸剑,二人曾合作铸过三口铁剑,这就是古代极为有名的三把神级级别的神剑,称为“龙渊”、“泰阿”、“工布”。
后来干将在吴国与一个叫莫邪的女子结成夫妇,以为人铸造农具等为生,有时也铸剑。
吴国出产的金铁,质地不及越国,设备也受到限制,所以干将在这里铸的剑,比不上先前与欧冶子合作铸造的,但比当地工匠所铸的剑,也强多了。
公元前514年,阖闾即吴王即位后,要干将为自己铸一两口品质特别优良的剑,为此特地辟出一个铸剑场,调来许多工匠,还征集了300名童男童女,专门为铸剑的炉子装炭鼓风。
干将接连铸了好几把剑,都被阖闾退回来,说是质地比不上他拥有的欧冶子所铸的剑。干将对来人申辩说“要铸质地好的剑,一定要有质地好的金铁。合适的火候和高超的技术,三者缺一不可,我的技术与师兄欧冶子不相上下,但这里的金铁和火候比不上越国的。”
阖闾这才同意再给三个月的铸剑时间。
但是两个月过去了,炉子中的金铁还是没有熔化。干将和莫邪心中紧张无比。
一天,莫邪问干将“
金铁至今没有熔化,是否质地有问题”
“是啊,先师当年最后一次铸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