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智取李承乾(2/23)
下,太.李承乾从辽东带回五万精锐,过半为铁骑,那铁骑冲锋陷阵,锐不可当,又掌控洛阳近三万兵力,实力着实不容小觑。”
“洛阳地势险要,城墙高耸坚固,强攻之下,我军必伤亡惨重,加之那令人闻风丧胆的霹雳火,更需谨慎行事。”
“臣以为,可先断其粮道,围困洛阳。待其城内粮草耗尽,军心必乱,此时攻城,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围困期间,密切留意霹雳火动向,寻机控制或破坏。”
“至于突厥等外邦势力,可增派北方边境守军,加固防御工事,多设烽火台,让那狼烟可及时传递外敌入侵之警讯。”
“同时,派使者晓谕周边,申明平叛乃我大唐内务,警告其勿轻举妄动。对可能与突厥勾结者,分化瓦解,许以重利,使其弃暗投明,保持中立。”
“若有敢犯我大唐边境者,定叫他有来无回!”
李靖是最不想强攻洛阳的。
不是说怕,而是真的很难打。
对于太子的军事能力,李靖早就熟知,哪怕仅仅只是辽东战役。
可太子的表现,实在是太令人侧目了。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辽东各战场,别看似乎大量功劳都归于苏定方,薛仁贵,裴行俭等人,实则整个战争局势,都在太子的运筹帷幄之中。
太子的军事能力,更像是其祖父李渊。
军事统帅,主要分为两个类型。
第一种,便是能够经常见到,领兵打仗,被称为实战型。
而第二种,多数人不太了解,他们不领兵打仗,却可以用其他手段,来决定战争胜负,而这种,被称为庙算型。
最有代表的,便是诸葛孔明了。
庙算型的统帅,是指用伐谋伐交的方式,来左右战争的胜负,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战而屈人之兵,决胜于千里之外。
就是以宏观大局,来左右一场战局的胜负,是用大势来碾压对手,是战略层面的较量。
其一为政治,分化敌人,瓦解敌人,让对方陷于内乱。
隋朝针对突厥,就经常使用这个手段,先让突爵分裂成为东西突爵,然后再让东西突爵内部再次分裂。
其次为经济。
摧毁敌人的经济体系,或者让敌人依赖于自己的经济体系,从而影响对方的国力发展。
其三为外交,多见于春秋战国时期。
合纵连横,远交近攻。
其四为军工。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