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沙漠都被你们玩坏了啊!(2/3)
转换塔,将方圆一千米之内的电能收集后转换为交流电,通过地下管线输入到变电站,再送到几公里外的高等级变电厂。
光是这一片发电站,年发电量就能达到上千万千瓦时!
而由于西域省的荒漠戈壁极多,大部分日照条件都相当好,因此类似的发电站在西域省多达十几个!
像这样的发电站对沙骆驼而言其实已经算是相当实用了。
毕竟沙骆驼的地理条件与西域省很相似,也有大面积的沙漠和充足的日照,只要舍得投钱,搞一批这种发电站难度不大。
不过这种类型的发电站只能算是第一代太阳能发电站,能量转化效率不高,因为变流传输还会损失不少能量,发电价格比火电高了不少,经济性上还有欠缺。
第2/2页)
沙乐曼虽然不差钱,但明知道郝强手里有更好的第二代太阳能发电系统,自然也不会对这种第一代设施有多少购买欲望。
不过接下来的第二站,沙乐曼一行就开始集体斯巴达了。
因为郝强开始向他们展示夏国人的整活能力了。
如果说沙漠里建太阳能发电站还算在他们的理解能力范围之内,那么第二站所展示的技术对他们而言简直如同克苏鲁!
第二站,郝强向他们展示的是——沙漠海鲜养殖!
听到这个名词,沙乐曼一行人顿时就不好了。
这里是夏国西域省啊!距离最近的海洋都有几千公里远啊!
在这里搞海鲜养殖?
这特么开什么玩笑!!!
得知这个考察课题的瞬间,直播间里就炸锅了!
“沙漠?海鲜?这两个单词怎么看也不可能联系在一起吧!”
“在沙漠里面养海鲜,这是哪个深井冰想出来的冷笑话?”
“我突然有了一种直视克苏鲁的恐惧感!仿佛沙漠的地底下一秒就会冒出巨大的肉球和恐怖的触手!”
“不要啊!夏国人!沙漠都被你们玩坏了啊!”
好在郝强很快就让观众们安心了。
夏国在沙漠里养的不是章鱼,而是三文鱼。
夏国人的做法是利用汇集了周边地下盐碱水的天然盐碱池塘,采取“棚塘接力”的养殖模式,冬季在大棚里让海水鱼苗种逐渐适应当地盐碱水的养殖环境,然后到温度适宜的时候,再把这些海产品放到外塘养殖,同时向盐碱水中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调配出适合海产品生长的“人工海水”。
根据不同的环境,夏国人还会选择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